中美會談雖然取得成功,但是美國沒有老老實實繼續談判,反而對華為出手。中方早有準備,祭出兩招反制美國七寸。
特朗普果然有后手,剛談妥兩天,美48小時內美連發兩道威脅。
中美聯合聲明兩天后,特朗普在白宮表態,如果90天內未達成協議,對華關稅雖不會回到145%,但可能會從目前的30%進一步上調至“明顯更高”的水平。
在他看來,與中國談判,要是商量得通,那就好好的;如果沒商量好,那么關稅還會上漲。殊不知,現在我們都是對等的,而不是誰高誰一等。這場談判究竟能不能談成,結果如何,我們都能扛得住,反觀他們能不能扛得住,得打一個問號!
5月13日,美國率先利用霸權試圖禁止華為向全球出售昇騰算力芯片,強迫其他國家二選一,即:全球任何國家使用華為昇騰算力芯片,就被視為違反了美國出口管制。
美國這么做,一方面是想把中東的算力市場牢牢攥在手里,另一方面也是在全球范圍內圍堵中國的科技發展,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這個未來的關鍵領域,想通過控制算力來維持自己的領先地位。
面對美國的極限施壓,中國科技產業正在上演一場艱難的“突圍戰”。
中國手里攥著的牌,分量可不輕。頭一張就是稀土,這玩意兒號稱“工業維生素”,離了它,許多高科技都得歇菜。咱中國不光是稀土精煉的全球大戶,占了九成多份額,那種稀土更是牛氣,差不多百分之九十五都從咱這兒出去。你想想,連美國的軍工都指著它呢,這不是掐住了脖子是啥?
北京話說得很明白,這種戰略寶貝,從挖出來到賣出去,全程都得管起來,要是國家需要,出口的閥門隨時能擰緊。這可不是嚇唬人,美國要是想自己從頭建一套稀土產業鏈,沒個八年十年、幾千億美元砸下去,根本別想。對于急著擺脫依賴的美國來說,這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當然,中國也不是要把門全關死。最近雖然也批了些稀土磁體的出口許可,但你仔細瞅瞅,美國公司的訂單一個沒有,倒是有不少貨奔著德國的汽車廠去了。這種“審核著賣”的玩法,既讓全球供應鏈不至于當場斷氣,又把主動權牢牢抓在手里,保證好東西流到該去的地方。這操作,是不是有點意思?
除了稀土這張王牌,中國的市場塊頭和反擊能力,那也是實打實的戰略籌碼。
想當初,美國拿“芬太尼”這些不靠譜的由頭加了好幾輪關稅,中國這邊立馬“以牙還牙”,你加多少我加多少。那反制清單拉出來,美國出口到中國的大路貨、農產品,從煤炭、天然氣到大豆、豬肉,一個都沒跑掉。這些早早祭出來的反擊手段,可沒在后來的關稅談判里輕易松口,到現在還管用呢,就像一把劍懸在那兒,誰想單方面耍橫,都得掂量掂量。
而且,中國還留著一手呢。對一些已經加了的關稅,可以暫停90天,對某些美國企業的制裁也可以先緩緩。這些虛虛實實的招數,都是談判桌上的底氣。時不時地,北京也會放點軟話,比如一度又開始接手波音飛機,擺出個姿態:只要平等互利,我們可以坐下來談。但話說回來,客氣歸客氣,核心利益這根紅線,那是碰都不能碰。
再看天平那頭,美國仗著自己在科技圈混得久、規矩多是他定的,就想砌一堵高墻,把你困死。對華為昇騰AI芯片搞全球禁令,就是想在中國人工智能這片新大陸上,把自主創新的火苗給掐滅。那范圍之廣,力道之猛,簡直是把“我要保持老大地位”這幾個字寫臉上了。
更狠的是,華盛頓還放話,誰敢用美國的AI芯片技術幫中國訓練人工智能模型,小心吃不了兜著走。這架勢,頗有點“寧可錯殺三千,不放過一個”的狠勁兒,想從硬件到算法,把路都給你堵死。
早前,美國也試過搞什么《人工智能擴散管制框架》,想給輸到中國的AI技術分個三六九等,精準打擊一下,拖慢中國追趕的腳步。可市場這東西,它有自己的脾氣,你以為設計得挺精妙,結果呢?不僅沒把中國怎么樣,反而可能一不小心給中國本土技術騰了地方。比如,英偉達那個CUDA生態系統在中國的地盤,客觀上就被削弱了,本土框架倒是迎來了春天。
現在美國佬估計也回過味兒來了,覺得“分級限售”太麻煩,不如直接“一刀切”來得痛快。商務部那紙聲明,全球有效,明擺著就是要用“長臂管轄”這套,保住自己的科技霸主地位。
開源引路,自主芯撐腰,中國AI能否絕地反擊?面對美國人一步步緊逼,中國可沒干等著。一套“組合拳”打得有章有法,核心就八個字:“自主創新為體,開放生態為用”。
你聽說了沒?像深度求索(DeepSeek)這種國產的開源大模型,據說訓練成本比國際主流的低不少,性能卻不差上下。這玩意兒一出來,全球下載量、衍生模型的數量噌噌往上漲,好多外國開發者都拿它當基礎搞二次開發。這種敞開大門的姿態,跟華為昇騰這些自主AI芯片配合起來,那效果就出來了。
你想啊,外國公司要是想用這些又好又便宜的中國開源模型,那配個不受美國制裁的昇騰硬件,不就是順理成章的事兒嗎?特別是在那些被美國劃為“二級限售”的地區,這種“模型帶硬件”的捆綁效應已經悄悄出現了,一點點啃食那些傳統巨頭的市場。
華為昇騰芯片自己也爭氣,技術更新換代快得很,旗艦型號比如昇騰910C,性能已經緊追英偉達的H100,下一代產品更是瞄著行業頂尖去的。再加上自家的MindSporeAI計算框架,還支持一百六十多種第三方模型,華為這是卯足了勁要從硬件到軟件再到應用,全鏈條打通,打破國外廠商在AI生態上的老牌壟斷。
禁令生效前,國內那些互聯網大廠搶購昇騰芯片都搶瘋了,整個產業鏈上下游都開始“正向轉圈”,這說明啥?說明就算外部環境再惡劣,它自己也能長起來。
美國這套打法,有時候真讓人看不懂,甚至有點精神分裂。一邊眼巴巴指望從中國弄稀土這些關鍵寶貝,一邊又想盡辦法掐斷中國科技的脖子。
這種“前腳剛說好要減關稅,后腳就掄起制裁大棒”的戲碼,不少人都說它“翻臉比翻書還快”,國際上說話的分量也打了折扣。
這種矛盾做法,往往是雷聲大雨點小,甚至還可能砸自己腳。比如,英偉達這些美國芯片大佬,被自家政府逼得沒辦法,只好搞出性能大縮水的“中國特供版”芯片,像那個H20。可這種閹割版的東西,壓根滿足不了中國AI產業對高算力的渴求,反而可能更刺激中國鉚足了勁自己搞研發。這不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嘛!
更有意思的是,美國國內對中國的強硬關稅政策也不是鐵板一塊。那些傳統票倉,比如藍領工人和一些大企業,眼瞅著生產成本往上漲,市場份額往下掉,怨氣可不小。這種內部的拉扯,也讓白宮的對外政策很難一條道走到黑,時不時就得往回找補找補。
說到底,中美這場拉鋸戰,爭的就是資源控制權和技術自主權,是一場跟時間賽跑的競賽。美國離不開中國的稀土,中國在高端芯片制造這些地方也還依賴外部技術,這就形成了一張又復雜又脆弱的互相依賴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