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汽車科技作者Erik的第285篇文章
一個月前,發(fā)生了一件影響中國智駕的里程碑事件。
懂得都懂。
人人都知道蝴蝶效應,只是沒有人知道到蝴蝶哪次煽動翅膀,會引起海嘯。
于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4月16號,工信部簡短的發(fā)了一則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召回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的通知》。
只看題目,普通人都認識,但連起來就不知道啥意思。
很正常,但簡短的幾行字后,接了這么一句有點氣性的話:
充分開展組合駕駛輔助測試驗證,明確系統功能邊界和安全響應措施,不得進行夸大和虛假宣傳,嚴格履行告知義務,切實擔負起生產一致性和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切實提升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安全水平。
掐頭去尾,中間的一行紅字14億人應該都懂了。
沒有模棱兩可的片湯話,幾乎是指著XX鼻子罵。
但為了顧及差生的面子,文件戛然而止。
具體是誰?
誰聽著,誰接著。
高級的動物也是動物
有媒體去核實了一些信息,大概總結了下《通知》發(fā)布前的內部會議,說了些啥。
比如宣傳中禁用“自動駕駛”、“自主駕駛”、“智駕”、“智能駕駛”、“高階智駕”等名詞,以“智駕等級+輔助駕駛”進行描述(例如L2級輔助駕駛);
不允許在L2級宣傳中用“接管”進行功能的傳播(強調L2不允許駕駛員脫離控制,L3才可以使用),也不允許使用“脫手”、“脫眼”的描述。
工信部希望全國的車企,像這個公眾號的名字一樣,正言智駕!
但正言哪有生意重要?
消費者傻白甜不懂,網紅也不懂,跟著XJB亂吹。
可車企懂啊,哪怕是車企的營銷一號位,CEO,董事長不懂,沒時間看,底下總有臭搞技術的懂呀。
但這個世界最大的真實,就是常常專業(yè)的人沒權管事兒,有權管事兒的靠嘴就贏麻了。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
最后的結果,就是每個人都會為自己的認知買單。
很殘酷,這就是動物世界。
誰說人就比動物高級?
經驗教訓
4月16號的《通知》,不是新鮮事兒,事實上這份通知早在今年2月25日就發(fā)了。
(雖然我知道大家不會看,但我還是貼在這兒: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503/content_7009422.htm)
鏈接的《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召回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與技術指南》文件里有這樣一段話:
這個通知在當時候沒有砸出一點兒新聞熱點的水花。
很正常。
你如果能耐著性子,帶著腦子看到這里,已經不錯了。
大概率在現實的智駕汽車使用中,會小心一點。
但絕大部分人,還是不會看的。
因為更早的3年前,2021年9月17號,中國的《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 正式發(fā)布(雖然不看,但鏈接放這兒:https://catarc.org.cn/qbw/fbw/fbwlb/znwlqc/xwdt/3334.html)~
里面同樣有這樣一句話:
據說已經瘋了的當年明月說過一句話: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無法從歷史中學到任何教訓”。
以后大家都是第一梯隊了
凡事都有對錯,大部分時候不致命。
但,智駕是那一小部分。
不正言的結果是什么?
過去幾年,蒙眼狂飆的中國智能電動車天花板們。
已經窮盡了漢語的極致,可上九天攬月,可下馬里亞納海溝捉鱉。
在不致命的領域里,劣幣驅逐良幣,撐的腦滿肥腸。
闖進了玩命的賽道,還是一樣的操作。
工信部是實在看不下去了。
車企:悄悄改名,出聲的不要。
理想、小米、蔚來、阿維塔、小鵬等多數車企門店在宣傳產品時,均發(fā)生了較為明顯的改變。
互聯網出生的玩家,來的快,變的也快。
傳統車企相對謹慎,生存壓力不大,比起活的好,活的久、走的穩(wěn)更踏實。
5月13號,全新智己L6發(fā)布,對于智駕部分的描述,都帶有輔助駕駛的表述。
輔助駕駛出現在主要功能介紹欄中,小白一看也能明白。
這是輔助,不是無所不能的人工智能。
對于輔助駕駛的敘述:“滿血版”Momenta賦能的IM AD 3.0智能輔助駕駛,搭載全球首批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能力站穩(wěn)行業(yè)第一梯隊。
去掉唬人的互聯網黑話,從此以后,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比的就是真功夫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