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養生,中醫教你"吃三苦、按兩穴"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云:"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立夏后天行少陽相火之氣,人體陽氣外浮,心火易亢。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此階段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血清皮質醇濃度上升12.7%,與中醫"心主神明"理論形成跨學科印證。
吃三苦
立夏時節,暑氣漸盛,民間素有“夏吃苦,勝進補”的養生智慧。苦味食物既能清解暑熱,又可提振食欲。苦瓜清熱解暑,化解“苦夏”煩悶;蓮子心清心安神,平復心火躁動;萵苣通利腸道,調和脾胃氣機。三者順應節氣特性,以苦味調和陰陽,為長夏健康奠定基礎。
“三苦”性味歸經
三苦
性味
歸經
主要成分
現代藥理作用
苦瓜
苦寒,歸心肝脾經
苦瓜苷、多肽P
降血糖、調節免疫
蓮子心
苦寒,歸心腎經
甲基蓮心堿、異蓮心堿
抗心律失常、降壓
萵苣
苦甘涼,歸胃膀胱經
萵苣素、菊糖
促進消化酶分泌
“三苦”藥膳方劑
苦瓜百合釀
組方:鮮苦瓜150g,鮮百合30g,枸杞子10g
制法:苦瓜去瓤切段,填塞百合枸杞,隔水蒸12分鐘
方解:苦瓜清暑滌熱為君,百合清心安神為臣,枸杞滋陰制衡苦寒為佐
蓮芯竹葉飲
組方:蓮子芯3g,淡竹葉5g,生甘草2g
制法:沸水沖泡,加蓋燜10分鐘,每日巳時(9-11時)服用
禁忌:脾虛便溏者加炒白術5g
萵苣醒脾方
組方:萵筍200g切絲,配伍陳皮6g、茯苓15g煲湯
作用機制:通過苦味刺激味覺神經,反射性促進胃液分泌
按兩穴
立夏時節,陽氣漸盛易生 “心火”,中醫主張“夏氣通于心”,養心護陽正當其時。按揉內關穴可寧心安神,緩解胸悶心悸;點壓勞宮穴能清瀉心火,改善煩躁失眠。二者相配,既順應節氣疏解暑熱,又通過經絡調節平衡氣血,為長夏養生奠定基礎。
內關穴
定位
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操作
1. 辰時(7-9時)用拇指指腹垂直下壓
2. 配合"呼"字訣緩慢吐納
3. 每次3分鐘,頻率1Hz(每秒按壓1次)
研究支持
可提升心率變異性(HRV)12.6%,改善自主神經功能
勞宮穴
定位
掌心第2、3掌骨間,握拳屈指時中指尖處
操作
1. 午時(11-13時)施行麥粒灸,每次3壯
2. 艾灸后點按太溪穴引火歸元
研究支持
可使掌心溫度升高1.8±0.3℃,改善末梢循環
立夏養生貴在"養長之道",以清心火、護陽氣為要。建議巳午時適當活動以宣發陽氣,酉時后收攝心神。正如《類經》所言:"善養生者,必奉于藏。"此乃順應四時的養生真諦。
溫 馨 提 示
建議讀者在執業中醫師指導下,結合體質特征進行個性化調養!
作者: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杜婕瑩
審稿專家: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藥學部 主任藥師 王若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