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門診常遇到這樣的患者:爬兩層樓就喘不上氣,坐著不動也會冒虛汗,明明沒干什么卻總覺得累。
這些情況在夏天特別多見,尤其是平時愛出汗、常有心慌感覺的朋友,情況往往會更明顯。
天氣越來越熱,不停消耗著體內的水分和元氣。有些人誤以為自己只是"苦夏",其實這類疲憊乏力、心慌盜汗的表現,中醫稱為"氣陰兩傷"。
今天,邀請到唐永祥主任,給大家分享一個經典方,專門針對夏天常見的疲憊乏力、心慌多汗。
這個經典方叫生脈保元湯。
由五味藥材組成:人參、五味子、麥冬、生黃芪、炙甘草。
人參、黃芪主攻補氣固表,麥冬負責滋陰潤燥,五味子收斂虛汗,炙甘草調和諸藥。
夏天堅持服用,既能補充隨汗液流失的元氣,又能滋養被暑熱灼傷的陰液,特別適合容易心慌氣短、動則汗出的人群。
結合門診案例分析:
36歲的譚先生,平時工作壓力大,入夏后經常頭暈心慌,稍微活動就全身濕透,晚上睡覺也會出虛汗。
觀察舌頭發紅、舌苔少,脈象細弱,辨證為氣陰兩虛證。
唐永祥主任以生脈保元湯為基礎方加減開方調理。
兩周后反饋,心慌明顯減少,下午犯困的情況好轉,夜里虛汗少了一半。復診時把黃芪加量增強固表,麥冬稍減避免寒涼。
調理一個月后,爬三層樓不再大口喘氣,白天換汗濕衣服的次數也少了。回訪時基本恢復了正常狀態,但仍每周喝兩天鞏固效果。
這里要注意藥材配伍需合理調整。人參雖然補氣強,但單獨用容易上火,配合麥冬的涼性正好平衡。黃芪不僅能補氣,還能鞏固肌表減少異常出汗。
五味子特有的酸味能幫助鎖住補充進來的津液,防止邊補邊漏。這種組合既能補足消耗的氣血,又不容易出現燥熱反應。
現在這個季節特別適合喝這個湯。從現在到立秋這段時間,每天早上把藥材放進保溫杯,加熱水悶20分鐘就能喝。
堅持飲用會發現爬樓梯沒那么喘了,午后的疲憊感減輕了,晚上睡覺也踏實不少。這些都是元氣逐漸恢復的表現。
需要提醒的是,不同體質用藥有差異。平時消化不好的人,可以適當減少麥冬用量;怕冷明顯的人,建議把人參換成紅參。
具體用藥需要經過專業中醫辨證,根據個人情況調整配伍和劑量,才能達到理想效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