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英雄聯盟》北美測試服迎來更新,外網解包達人SkinSpotlights發現,拳頭游戲將對游戲進行一項醞釀已久的操作革新——端游引入WASD移動操作方式。這一被視作“十年最大改動”的調整,不僅可能顛覆玩家延續多年的操作習慣,更將對游戲的競技邏輯乃至職業生態產生深遠影響。
自2009年上線以來,《英雄聯盟》PC端便以“右鍵點擊移動”為核心操作邏輯,這一設計既繼承了RTS游戲的傳統,也成為MOBA品類的標志性特征。然而,隨著《英雄聯盟手游》等移動端MOBA的普及,基于WASD鍵盤方向鍵的移動操作(類似傳統3D游戲)逐漸成為主流。數據顯示,《英雄聯盟手游》超70%的玩家更習慣使用虛擬搖桿或按鍵控制移動,這種“即時響應式”操作降低了新手門檻,也讓走A、拉扯等技巧更易實現。
此次PC端擬引入的WASD移動,本質上是對移動端操作邏輯的借鑒與適配。玩家可通過WASD鍵直接控制英雄移動,同時保留鼠標進行視角調整和技能釋放。這一改動看似簡單,卻觸及游戲核心機制。對于十年老玩家而言,“右鍵移動+空格歸屏”的操作模式已形成本能反應,但WASD支持“移動+施法”同步操作,理論上可提升技能釋放的精準度(如銳雯的光速QA、佐伊的E閃),甚至可能催生出全新的連招體系。
消息一經公布,玩家社區立刻分為“革新派”與“保守派”兩大陣營。支持聲浪主要來自新生代玩家與移動端轉PC端用戶,那些習慣手機游戲的玩家不必再為“右鍵移動躲技能”手忙腳亂,WASD讓操作更接近傳統動作游戲。數據顯示,《英雄聯盟》新玩家流失率中,“操作復雜度過高”占比顯著,而WASD被視為降低入門門檻的關鍵手段——這也與拳頭游戲近年重視新人體驗、多維度優化新手流程的思路一致。
反對聲音則集中于核心玩家群體。部分玩家指出,傳統右鍵移動需要預判敵人走位,而鍵盤方向鍵更依賴即時反應,這可能改變ADC等位置的競技邏輯。例如,高分段玩家的右鍵移動誤觸率極低,而WASD可能導致初期誤操作率飆升。還有觀點認為,WASD操作可能降低走A、風箏等技巧的門檻,縮小玩家間的操作差距,尤其對伊澤瑞爾、澤麗等依賴靈活拉扯的英雄增益顯著。
Sara之前嘗試用手柄玩《英雄聯盟》,那種游戲體驗是真的很差,如果拳頭游戲對WASD移動模式進行優化的話,或許能夠讓玩家能用手柄流暢進行游戲,從而讓《英雄聯盟》有望能在主機甚至掌機平臺來看。當然,我寧可直接玩《英雄聯盟手游》,那才是適配小屏設計的游戲操作。但不管怎樣,給予玩家更多的選擇空間,總歸是好事情。這場圍繞操作邏輯的革新,是拳頭游戲對游戲生態的適配,也是其拓展主機、掌機等新平臺的重要伏筆,或為跨平臺操作奠定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從SkinSpotlights挖掘的信息來看,新操作模式將作為可選功能存在,拳頭不會強制玩家切換,傳統右鍵移動依然可用。Sara猜測,這一操控模式可能并非針對傳統對局設計,而是服務于新游戲模式。本周測試服中,名為“Monarch”的新模式被曝光——該模式支持18名玩家以兩人預組隊或24名玩家以三人預組隊形式參與。
這讓我想起去年暑假的限時PvE模式“無盡狂潮”,該模式曾以WASD操控為特色,畢竟這種操控方式適合彈幕生存類玩法。Monarch模式或通過專屬WASD操控優化體驗,目前還不清楚這個模式的具體玩法,Sara覺得有可能是大逃殺變體玩法,玩家組隊在地圖上收集道具,誰活到最后就能贏。這種玩法與傳統MOBA機制差異較大,因此更適合引入新操作邏輯。
關于WASD操控的具體機制,這里也簡單說一下。測試服熱鍵設置中新增“Modern Controls WASD Movement”選項,允許使用WASD鍵進行方向移動,同時保留單擊移動和鼠標普攻、瞄準功能。在此模式下,技能鍵位有所調整(如Q和W替換為鼠標中鍵和Shift鍵),召喚師技能“閃現”則與空格鍵綁定,適配WASD操作邏輯。
此外,設置中還包含“Cursor”“Cursor Enhanced WASD”“Cursor Fallback WASD”等閃現模式選項(具體功能尚未明確),并支持智能施法自動朝向英雄面向方向釋放技能。不過對于普通玩家而言,短期內仍可按習慣選擇操作方式,沒必要強迫自己去適應。但新模式與新操控的組合,或許將為《英雄聯盟》注入更豐富的玩法可能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