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中,很多文學作品都充滿了人生智慧,道盡了做人的境界,照亮了我們探索人生的道路。
而在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中,很多詩詞都是這樣的文學作品。它們承載著古人的情感與智慧,更在不經意間道盡了人生的不同境界。
今天,本文即將為大家分享3首名家創作的、富含人生哲理的詩篇,感受那些令人大徹大悟的瞬間。
01
絕句漫興九首.其一
唐?杜甫
二月已破三月來,漸老逢春能幾回。
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
說起大唐王朝的興衰,詩圣杜甫是最有發言權的詩人之一。因為他親眼目睹了大唐盛世的輝煌,也親身經歷了安史之亂后大唐的頹敗與沒落。
他出生于公元712年,其父親是大唐的兗州司馬杜閑。作為名副其實的官二代,杜甫曾是瀟灑自由的少年游俠,也曾辭親遠游,做大唐最豪邁不羈的男兒。
然而,隨著家道的中落,杜甫不得不像天下士子一樣走上科考之路。遺憾的是,即便是杜甫這樣的詩壇圣手,在科考之路上也盡是失意不斷。
安史之亂的爆發,更是將本就波折不斷的他推向了流離失所的境地,他不得不一路顛沛漂泊,最終流落到了蜀地。
而日日夜夜的漂泊浪蕩,朝不保夕的衣食之憂,青云之志夢幻的破滅,都使杜甫逐漸領悟到個人的力量是那樣的微不足道。
因此,一有閑暇,杜甫便把他對生命與生活的深刻領悟寫了下來,并將這些領悟匯編成了一組組詩——《絕句漫興》,本文的《絕句漫興》便是其中的一首。
開篇的“二月已破三月來,漸老逢春能幾回”兩句表達了時光的難以挽留:“二月一去三月便來,時光如此迅速,遲暮之年的我,還能再看到多少年這樣的春天?”
尤其是對于杜甫這樣的人來說,親眼目睹了國家的興衰變化,親自嘗遍了漂泊流離的辛酸苦楚;曾經的壯志豪情都被雨打風吹去,曾經的夢幻都消失得無影無蹤。
人生的所有就只剩下對生命的無限感嘆與珍視,所以到了詩的最后,詩人不得不說:“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
意思即是“世事的紛擾,無始無休,而人生不過百年而已,所以與其被俗世瑣事所困,不如珍惜每一天,在杯中暢享人生的自在與安寧。”
而我們讀了杜甫的這首詩,也最終領悟了杜甫詩中的關于生命的真諦:
珍惜每一天,珍惜每一個當下,享受紅塵俗世之中每一份安寧與自在,不再為功名利祿所羈絆,回歸生命最質樸的本真。
02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宋 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閑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晏殊一生耿直剛烈,他雖為宰相,過的生活表面上日日沉浸于詩酒之中,逍遙自在,但他始終對人生有著清醒和理性的看法。
因此,在整日歌舞升平的宴飲之中,非但沒有使晏殊的精神與意志消磨殆盡,反而讓他在盛景中聯想到了衰敗與凋零。
除此之外,宇宙之無窮,人生之有限,離合之悲歡,生死之消弭,常常是他思考的人間大事。本文的《浣溪沙》就是他在一次宴席之后寫下的一首極富深意的詞。
因此,這首詞成了晏殊最經典的代表作之一。它深刻地抒發了詞人對人生短暫的慨嘆,也表達了人生不應該沉湎于離別聚合的悲情之中。
倡導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活在當下,應該享受生活的每一天,應該樂觀豁達地面對人生萬事,蘊含著極為深邃的哲理。
上闕的“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閑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幾句表達了時光稍不留神,便在我們眼前溜得無影無蹤。
在這有限的時光里,人生還聚少離多。而在這無限的離別里,人們如果沉溺其中,還極易讓人傷身銷魂。
到了詞的第三句,“酒筵歌席莫辭頻”筆鋒一轉,說既然人生苦短,還要承受離別之痛,那何不該珍惜這有限的時光,舉杯共飲,及時享樂,慰藉這有限的人生?
到了詞的下闋,詩人用“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兩句勾勒出一幅寥遠的山河春景圖:
登臨高處,滿眼壯麗山河,卻令人猛然想起遠方的摯友;而看著風雨中的花瓣飄零,春天的悄然消逝,都增添了人心中的無限哀愁。
而在結尾處,詞人借“不如憐取眼前人”一句重申應及時行樂的人生觀:與其空懷遠念,為落花風雨而感傷,不如珍視眼前的友情。
因此,人活一世,切莫讓痛的苦思緒在我們的心中纏繞,也勿讓歡歌美酒讓我們迷失了方向。
人生路上,過客匆匆,能攜手共度歲月的人更是屈指可數。故而,我們應珍視與身邊人的每一份陪伴,莫待失去空余悔。
本詞全詞情感深邃,意境幽美,詞人通過勾勒人生有限與離別無常的圖景,表達了詞人對生命的無限熱愛與對美好瞬間的珍視。
同時,詞人也通過此詞警醒世人,我們應該珍惜身邊的人和事,勿讓遺憾與悔恨成為人生的主旋律。
03
醉睡者
宋·蘇軾
有道難行不如醉,有口難言不如睡。
先生醉臥此石間,萬古無人知此意。
世間之事,既然有路難行,那何不醉臥他鄉,飄然夢中?既然有口難言,那何不放下世間所有,大睡一場?
先生這樣的狂放不羈,開懷暢飲,醉臥石間,恐怕盡管千百年過去,又有幾人能夠真正的理解其中之意?
蘇軾的一生,才華橫溢,抱負遠大。然而,一次又一次的政壇風波,讓蘇軾幾乎跌入了萬劫不復之地,而他一生最偉大的夢想,也近乎幻滅。
因此,蘇軾的一生,是充滿了磨難與坎坷的一生。不過,不管面對什么樣的困境,他都能夠處之若泰,豁達樂觀,品味人生百態。
在此詩中,他選擇以“醉”與“眠”的方式面對困境。這是一種淡忘,也是一種坦然,更是一種心靈深處的自我治愈。
但不管是“醉”也好,是“眠”也罷,都是蘇軾卸下重擔,忘卻塵世的煩惱,讓心靈尋得到解脫,覓得內心安寧的一種方式。
因此,《醉睡者》不僅映射了蘇軾的個人境遇,它也啟示了我們,當理想遇到了現實的風雨,我們應該學會以一顆平和的心,學會適時釋懷。
勿讓現實成為禁錮了我們的枷鎖。特別是在逆境的泥沼中,我們更應尋覓能夠自我慰藉與生活的哲學,維持內心的寧靜與超然。
唯有如此,方能在人生曲折的道路上,保持清醒與堅定,走出屬于自己的康莊大道。
*圖片來源于網絡,不妥之處請告知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