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經典詩詞,講歷史故事,北窗讀詩歡迎您的光臨。
前言:
流光容易把人拋,來日并不方長,從青蔥到皓首也不過轉瞬之間而已,一路走來,又有多少人能相伴到老?
故晏殊有“當時共我賞花人,點檢如今無一半”之句,陸游有“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之嘆。
相比于晏殊和陸游,白居易是幸運的,遲暮之年,還有劉禹錫陪他冬日踏雪尋梅,夏日漫步竹林傾聽蟬鳴。
白居易這首《開成二年夏聞新蟬贈夢得》,作于開成二年夏,與劉禹錫竹林聽蟬,百感交集,遂寫下此詩。
十載與君別,常感新蟬鳴。
今年共君聽,同在洛陽城。
噪處知林靜,聞時覺景清。
涼風忽裊裊,秋思先秋生。
殘槿花邊立,老槐陰下行。
雖無索居恨,還動長年情。
且喜未聾耳,年年聞此聲。——唐 白居易《開成二年夏聞新蟬贈夢得》
簡譯:
與你分別十載,每年聽蟬鳴都十分想念你;今年我們同在洛陽城,終于能一起傾聽了。
嘈雜中感知林間的寧靜,聽到時覺得景色清新;忽有涼風吹來,提前產生秋天的思緒。
在殘槿花邊站立,老槐樹蔭下行走;雖沒有獨居的遺憾,但仍然觸動了我多年的情感。
雖然已進遲暮之年,但讓人感到欣慰的是,我們仍然耳聰目明,年年都能聽到這聲音??。
賞析:
唐敬宗寶歷二年(826年)冬,白居易和劉禹錫在揚州初相逢,二人一見如故,遂成至交,爾后結伴同返洛陽。
大和元年(827年),劉禹錫出任東都尚書,白居易奉召回長安,升任秘書監,這是二人在洛陽的第一次分別。
而后雖有交集,但都來去匆匆,直到開成元年(836年),劉禹錫改任太子賓客分司東都,才又得相聚在洛陽。
從大和元年(827年)到開成元年(836年),正好歷十載光陰,這即是白居易的“十載與君別,常感新蟬鳴”。
“同年同病同心事,除卻蘇州更是誰”,白居易與劉禹錫同年生人,一個是詩魔,一個是詩豪,彼此志趣相投。
“每遇登臨好風景,羨他天性少情人”,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雖人分兩地,但對彼此的思念卻是一樣的。
“詩成遣誰和,還是寄蘇州”,初冬的早晨,白居易寫成一首好詩,第一個想要分享的,是遠在蘇州的劉禹錫。
“何人諳此景,遠問白先生”,劉禹錫寓居郡舍,冬晨看窗外風景如畫,心潮澎湃,馬上想到要與白居易共賞。
“微月初三夜,新蟬第一聲”,分別十載,從未一起聽過蟬鳴,“今年共君聽,同在洛陽城”,今終得償所愿。
“噪處知林靜,聞時覺景清”,兩個好朋友林下對坐靜聽蟬鳴,愈顯幽靜,彼時,就連夏日之景都顯得極清幽。
而這也是前六句的欣喜,宦海浮沉,羈旅漂泊,分別十載后,幸運的是花甲之年東都再聚首,又能一起聽蟬鳴。
世事無常,彼時,元稹、崔群、崔玄亮等友人已經故去,昔日洛陽分別時54歲,而今再聚首,都已是遲暮之年。
漫步在老槐樹的濃蔭下,涼風忽至,白居易不由得心生秋思,歲月不居,花開有時,余生,如此時光還有多少?
因“涼風忽裊裊,秋思先秋生。殘槿花邊立,老槐陰下行”,所以詩人有了“雖無索居恨,還動長年情”之嘆。
蘇軾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道理詩人都懂,雖未離群索居,但仍有惜時憐己之嘆。
我心安處是故鄉。貶謫江州后,詩人已從白居易轉為白樂天,知足保和,兼濟天下和獨善其身,他已游刃有余。
“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因為通透,所以豁達,所以有了“且喜未聾耳,年年聞此聲”的歡喜。
而這也呼應了劉禹錫的“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莫嘆時節向晚,幸喜身體康健,還能一起聽很多年蟬鳴。
過去已經過去,都成了時光里的故事,該慶幸和珍惜的是當下,垂暮之年,還能再聚首,比鄰而居,常來常往。
這是白居易的歡喜,也是劉禹錫的欣慰,雖然錯過了彼此的年輕,但能陪伴彼此的暮年,而寄情山水詩酒唱和。
后記:
“耦耕若便遺身老,黃發相看萬事休”,彼時,與柳宗元在湘水之畔辭別,劉禹錫曾與其相約致仕后比鄰而居。
“洛陽舊有衡茆在,亦擬抽身伴地仙”,奈何柳宗元早逝,后來白居易退居洛陽,劉禹錫又與其相約他日為鄰。
“在人雖晚達,于樹似冬青”,幾經周折,終于,在64歲那年,劉禹錫回到洛陽,實現了與白居易的花甲之約。
“痛飲連宵醉,狂吟滿坐聽”、“閑征雅令窮經史,醉聽清吟勝管弦”,從此,不僅夏日聽蟬,還有冬日賞雪。
劉禹錫說“世事不同心事,新人何似故人”,白居易則更為通透,作詩曰“小酌酒巡銷永夜,大開口笑送殘年”。
“與君同甲子,歲酒合誰先”,朋友還是老的好,雖分隔多年,再見猶是故人,就比如彼時的白居易與劉禹錫……
參考文獻:
《白氏長慶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