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中國車市,正上演著一場大戲:超過10個中國品牌扎堆推出以“9”命名的旗艦SUV。這些車長普遍超過5米、軸距突破3米、配置單頁能印滿三頁紙的 “陸地巨無霸”,帶著 “品牌向上” 的使命集體沖鋒,卻在銷量榜單上傳來刺耳的剎車聲——某新上市“9系”車型首月交付不足千輛,多數車型月銷徘徊在3000輛以下。
這場聲勢浩大的“9系”攻勢,正在暴露一個殘酷的真相:汽車市場、汽車品牌與消費者,或許都不需要這么多“9系”旗艦SUV。
市場不需要:當“旗艦”成為產能過剩的遮羞布
汽車市場的金字塔結構從未改變:30萬元以上的高端 SUV 市場,看似誘人的蛋糕實則早已被切分完畢。2024年的數據顯示,國產高端SUV在該市場實現的60%增量中,絕大部分集中在問界 M9、M7、理想 L7三款車型,而余下的市場空間,卻要容納超過20個競品。這種殘酷競爭在如今2025年愈演愈烈,最終導致高端車型的產能過剩。
30萬元以上的車型,市場份額多年來都在15%以下。
產能過剩的背后,是對“旗艦效應”的誤讀。車企普遍認為,只要造出尺寸夠大、配置夠高的車型,就能拉動品牌溢價,甚至帶動入門車型銷量。但現實是,消費者在選購高端產品時,只會記住細分市場的前三位。當十余款“9系”車型擠在同一個賽道,本質上是用不同的包裝賣相似的產品,最終導致資源錯配:一方面,消費者在展廳面對大同小異的“大屏+六座+空氣懸架”產生審美疲勞;另一方面,車企在研發、生產、營銷上的大量投入,正在形成新的產能泡沫。
而用腳投票的市場結果是:2025年上半年,新上市的“9系”車型中,大多數都未能完成月度銷量目標,部分車型終端折扣超過萬元,所謂的“品牌價值旗艦”事實上已經淪為空談。
品牌不需要:當“高端”與品牌基因背離
汽車品牌的高端化,本質是消費者認知的長期建設,而非靠一款旗艦車型就能完成的跳躍。某品牌此前憑借15-20萬元的性價比車型打開市場,現在突然推出售價達30.99萬元的“9系”旗艦,看似是品牌向上,實則造成了用戶對品牌定位的認知混亂——原本沖著“年輕科技”而來的用戶,面對動輒30萬元的“旗艦”望而卻步;而真正的高端消費者,又對這個首款車型上市僅三年的品牌缺乏信任。這種“兩頭不到岸”的尷尬,在多數“9系”車型身上普遍存在。
高端SUV的實際終端銷量并不多。
當下的“9系”們,大多陷入“配置堆砌”的怪圈:你有激光雷達我就上雙Orin-X芯片,你有空氣懸架我就加后輪轉向,卻忘了消費者購買高端產品時,真正在意的是品牌能否提供不可替代的價值。
汽車的高端化≠盲目堆配置。
更致命的是,盲目沖高正在擠壓品牌的生存空間。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在推出“9系”車型的品牌中,有40%出現了整體銷量下滑,其中不乏曾經的銷量明星品牌。
消費者不需要:當“全能”變成背離需求的冗余設計
站在消費者的角度,“9系”SUV的“全能人設”正在崩塌。城市通勤中,5.2米的車長在狹窄街道艱難掉頭,2.1米的車寬面對立體車庫望洋興嘆,即便是配備了端到端的智駕輔助系統,面對早晚高峰的擁堵也難展身手。某車主在論壇吐槽:“買了三個月,第三排只坐過兩次,空氣懸架的舒適感在減速帶上才能體會,平時更多是擔心刮蹭而提心吊膽。”
如此龐大的車身尺寸,在日常通勤中就是累贅。
事實上,配置過剩的問題在“9系”SUV中相當突出。當初被各車企鼓吹的“智駕”被叫停,當 200英寸的AR-HUD在強光下淪為擺設,當六座布局的第二排零重力座椅在日常通勤中空置,這些動輒溢價10萬元的“高端配置”,本質上是車企的自嗨式創新。消費者真正需要的,可能只是更精準且聰明的導航、更真實的純電續航、更合理好用的儲物空間——這些基礎體驗的提升,遠比堆砌激光雷達和屏幕更有價值。
大多數情況下,第二排座椅都在字面上實現了“零重力”,因為根本沒人坐。
而需求分化的趨勢也在加速“9系”神話的破滅。上班族更青睞精致靈活的緊湊型SUV,務實家庭用戶更關注15-25萬元的高性價比車型,即便是高端消費群體,也有相當比例偏好豪華品牌的成熟體系。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調研顯示,2025年購買30萬元以上SUV 的用戶中,只有28%看重“旗艦配置”,超過50%的用戶更在意品牌口碑與服務體驗。當“9系”們沉迷于參數比拼,卻忽略了消費者對“合適”的本質需求,注定會在市場分化中失去方向。
雖然“我可以不用,你不能沒有”,但是許多旗艦車輛的配置顯然是過剩的。
回歸理性:讓產品定義回歸需求本質
汽車工業的百年歷史早已證明,真正的市場成功者,從來不是靠跟風命名或參數堆砌。比如奔馳S級(參數丨圖片)、豐田凱美瑞等等,這些經典車型的共同點,是精準把握了特定用戶群體的核心需求。中國品牌的“9系”熱潮,或許該停下來思考:市場需要那么多“旗艦”嗎?
對于車企而言,與其在“9系”的紅海中廝殺,不如深耕細分市場。品牌的高端化,應該建立在扎實的技術積累與用戶口碑之上,而非靠一款旗艦車型的豪賭。對于消費者來說,更應理性看待“旗艦”光環,明白汽車的價值不在于尺寸大小或配置多少,而在于是否真正契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文|波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