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軍律師.
如需幫助可關注,私信必復。
民間借貸與詐騙雖然都涉及“資金交付”,但二者在法律性質、主觀目的和法律后果上有本質區別。周軍律師根據實踐經驗從“核心區別、甄別要點、防范措施及救濟途徑”四個方面展開分析,幫助識別風險并合理維權。
一、核心區別:主觀目的與行為本質
二、甄別要點:從細節判斷“騙”的本質
(一)看借款時的“真實性”
1. 身份與事由
民間借貸:借款人身份真實,借款事由清晰(如“購房首付”“公司周轉”),可提供相關證明(購房合同、營業執照等)。
詐騙風險:虛構身份(如偽造身份證、冒充他人),借款事由模糊(如“投資新項目”但拒絕透露細節)或明顯不合理(如低息高回報“穩賺不賠”)。
2. 擔保與抵押
民間借貸:抵押物真實存在且權屬清晰(如房產、車輛登記手續齊全)。
詐騙風險:抵押物虛假(如偽造產權證)、無權處分(如擅自抵押他人財產)或“一物多押”。
(二)看資金使用與還款行為
1. 資金流向
民間借貸:資金用于約定用途,可提供轉賬記錄、交易憑證等。
詐騙風險:資金未按約定使用(如宣稱“買房”卻用于賭博),或短期內被揮霍、轉移(如大額消費、轉入他人賬戶)。
2. 還款態度
民間借貸:逾期后積極協商,出具還款計劃或提供新擔保。
詐騙風險:逾期后失聯、拒接電話、更換住址,或以“再借一筆才還款”等理由拖延(可能構成“連環詐騙”)。
(三)看是否存在“欺騙手段”
詐騙的核心是“欺騙”,常見手段包括:
虛構事實:如偽造合同、虛構投資項目、夸大還款能力;
隱瞞真相:如隱瞞債務纏身、抵押物已被查封的事實;
虛假承諾:如承諾“高息回報”“短期周轉”卻無實際履行能力。
三、風險防范:從源頭降低被騙概率
(一)事前審查:謹慎核實信息
1. 身份與信用核查
要求借款人提供身份證、戶口本、營業執照等原件,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企業真實性;可通過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征信報告”了解對方信用記錄(是否有違約、涉訴歷史)。
2. 擔保物盡職調查
房產抵押:到不動產登記中心查詢抵押狀態,確保無查封、無共有權爭議;
車輛抵押:查驗行駛證、購車發票,辦理抵押登記手續,避免“一車多押”。
(二)規范流程:保留完整證據鏈
1. 書面合同明確細節
簽訂正式借條或借款合同,注明:雙方身份信息(附身份證復印件);借款金額(大寫+小寫)、用途、利率、還款期限;擔保方式(抵押/質押需注明抵押物詳情及登記情況);違約條款(如逾期利息、維權費用承擔)。
2. 資金交付留痕
盡量通過銀行轉賬、支付寶/微信轉賬(備注“借款”),避免現金交付;若金額較大,可要求借款人出具“收條”,注明“本人已收到XX元借款”。
(三)事中監控:警惕異常信號
定期了解資金使用情況(如要求提供用途憑證);
發現借款人出現“揮霍資金”“涉刑涉訴”“資產轉移”等異常時,及時通過**財產保全**(如申請凍結賬戶、查封房產)降低損失。
四、爭議解決:區分糾紛性質選擇救濟途徑
(一)屬于民間借貸糾紛:通過民事途徑維權
1. 協商與調解
逾期后先協商簽訂《還款協議》,約定分期還款或延期還款;可通過人民調解委員會、律師介入調解。
2. 民事訴訟
起訴條件:需提供借條、轉賬記錄、聊天記錄等證據,證明借貸關系存在;
財產保全:起訴時可申請凍結對方財產,防止其轉移資產;
強制執行:勝訴后對方拒不履行的,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其存款、房產、車輛等。
(二)涉嫌詐騙犯罪:通過刑事途徑追究責任
1. 判斷是否符合刑事立案標準
詐騙罪立案標準:**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各省標準不同,多數地區為5000元-2萬元以上)。
2. 報案材料準備
撰寫《報案書》,詳細說明詐騙手段、資金流向、損失金額;
提供證據:借條/合同(如有虛假內容)、轉賬記錄、聊天記錄(證明對方虛構事實)、證人證言等。
3. 刑事追贓與民事賠償
公安機關立案后,通過偵查追繳贓款,發還被害人;
若贓款不足彌補損失,可在刑事判決后另行提起民事訴訟追償。
五、典型案例對比
案例1:民間借貸糾紛
案情:甲向乙借款10萬元用于開店,出具借條并約定利息,后因經營不善逾期未還。乙多次催討,甲表示“暫時無力償還,愿分期還款”。
定性:屬民事糾紛,乙可通過民事訴訟要求甲還款及支付逾期利息。
案例2:詐騙犯罪
案情:丙虛構“投資某項目穩賺不賠”,向丁借款50萬元,承諾3個月還本付息。丙收到錢后立即轉入賭博賬戶揮霍,期間以“項目延期”為由拖延,后失聯。
定性:丙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投資事由騙取資金,構成詐騙罪,丁可向公安機關報案追究其刑事責任。
周軍律師提醒,區分民間借貸與詐騙的關鍵在于“借款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日常生活中,務必警惕“高息誘惑”“虛構背景”的借款請求,通過規范合同、留痕交易、審慎核查降低風險。若發現可能涉及詐騙,應及時固定證據并尋求法律幫助,避免因“維權不及時”擴大損失。
知法守法,希望大家都能充分使用法律武器,有效維護自身權益!
普及法律常識,幫您維護權益。
關注點贊轉發,讓親友都得到法律保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