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富貴列車》
武打格斗極其亮眼,邏輯與故事就非常港式胡扯鬧劇,不介意劇情的話,這個電影還是非常好看的,尤其是洪金寶雪中裸體,元彪動不動就跳樓,武戲演員非常賣力非常賣命。雖然此時眾多參演演員都還不是大牌,也不得不說眾星云集,雖然亂糟糟一團,但完全沒有想過把它連到一塊,非常適合一邊喝酒烤串,一遍看個熱鬧,就是一部無腦功夫片,你要是認真看,小丑就是你。
2.《我和我的祖國》
雖然是主旋律片,但是整體來說觀感很不錯,感染力極強,前兩個故事前夜和相遇我很喜歡。《我和我的祖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回歸篇,零分0零秒升起中國國旗,這是我們的底線,當國旗從升旗手的手中升起,他們挺拔的軍禮,微紅的雙眼深深刻入了我的腦海,那種情感共鳴是從骨子里透出來的,這是吾輩之幸,能看到祖國一步步邁向強大。
3.《我和我的家鄉》
家鄉是個老話題了,這次拍的還算挺有新意的,展望未來、回首過去,基本都覆蓋上了。人設都挺有趣,葛大爺演的張北京依然又貧嘴又暖心,黃渤演的黃大寶八成原型就是手工耿,范偉演的鄉村教師張弛有度,沒有故意煽情又能把情感烘托到位了,王源演起鄉土小伙也還有模有樣,看不出他其實還挺有靈氣的。作為獻禮片,幾個導演互相補充,搞笑和溫情的元素都有,完成度挺不錯。
4.《夏日福星》
這一部陣容很強大,與第二部有連貫性,與成龍《警察故事》的個體英雄主義不同,洪金寶堅持以群體癔癥消解個人崇拜。洪金寶刻意淡化角色深度,將人物簡化為可置換的喜劇標簽:馮淬帆的強迫癥督察、曾志偉的好色矮子、苗僑偉的花瓶特工共同構成狂歡眾生相。這種以民間智慧消解嚴肅命題的手法,呼應了香港八十年代市民文化中“犬儒式抵抗”的集體心理。
5.《十月圍城》
《十月圍城》以清末護國行動為骨,群像戲張力十足,商人、車夫、戲班等各業人物舍生取義,個人恩怨與家國情懷交織,拳拳到肉的動作設計里藏著熱血的信仰,商業類型片外殼下,是對歷史暗夜里燃燈者的深情致敬。演員眾多,但都有較為完成的故事線且各有特色,看一眾大咖飚戲真的過癮,最出彩的是王學圻和胡軍,劇情完整,不考慮合理性的話也挺燃,值得多年后三刷四刷。
6.《奇跡》
《奇跡》以細膩的情感描繪了兩兄弟對家庭團聚的渴望,影片通過孩子們的視角展現了純真與現實的碰撞。新干線的交匯象征著希望的凝聚,而孩子們的奔跑則是對愿望的執著追求,影片風格溫暖,敘事綿里藏針,哀而不傷,它不僅僅是一部關于家庭的作品,更是對生活中那些微小卻珍貴的奇跡的禮贊,讓人在平凡中感受到深深的感動。
7.《72家租客》
各種懷舊與致敬,很多配角也都是熟面孔,影片引用了經典歌曲“半斤八兩”,其實看這個題材和整體成效,比許冠文的《半斤八兩》更適合叫“半斤八兩”,不過說來也有些個人的懷舊元素在里面。記得那時候我還是和爸媽一起去電影院看的這片子,如今已經很久沒有這樣了,而很多成人元素也是日后才看懂的,話說那時的過年電影都是這類香港喜劇啊,相比之下,那時的年味也更濃一些。
8.《超級學校霸王》
九十年代初比較經典的喜劇電影,群星云集,還把當時最火的游戲街霸的元素放在里面,那個年代的香港電影,群星合演電影是常事。《超級學校霸王》不僅讓人感受到了青春的熱血和激情,還讓人在歡笑中回憶起了那些美好的時光,如果你喜歡青春題材的電影,或者想要尋找一部輕松愉快的電影來放松心情,那么這部影片絕對值得一看。
演員陣容空前絕后的8部高分電影,每部都是群星云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