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陽光透過薄霧灑在方山縣積翠鎮劉家莊村,村里的小河靜靜流淌,水面波光粼粼,幾只蒼鷺悠閑地掠過河面,它們有的筑巢繁殖、有的在林間嬉戲,為初夏時節增添了無限生機。“這幾年,村里的樹多了,環境也變好了,有不少鳥類在這里停留。今年正月里就來了幾只,到四月底陸陸續續達到百十來只,數量真是不少?!贝迕窭瞎榻B。
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是吸引蒼鷺長期棲息的關鍵因素。作為“省級生態文明示范縣”,近年來,方山縣實施“方山綠”厚植行動,大力實施國家儲備林、“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修復、經濟林提質增效等生態修復治理項目,平均每年實施各類營林造林7萬畝以上,如今,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38.48%,超全省17個百分點。良好的生態使得蒼鷺、褐馬雞等野生保護動物成為方山“??汀?,生態環境“含金量”顯著提升。
走進離石區大東溝景區,茂密的松林、如茵的草甸仿佛從山水畫里拓出一般。這里地處骨脊山腹地、關帝山森林片區、千年林場一帶,自然風景秀麗。獨特的地理位置使景區在炎熱的夏季也涼爽宜人。游客踏入其間,便能沉浸式感受山林植被構筑的“天然空調”帶來的極致清涼體驗。“不能亂砍樹,山上的一草一木都要保護好……綠水青山就是我們村的最大資源,這幾年我們村里好多村民都吃上了‘旅游飯’,生活也得到了很大改善?!碧岬浇陙碜约荷畎l生的變化,千年村村民劉大嬸喜不自勝。
端起“生態碗”,吃上“旅游飯”,正是我市持續推進“全覆蓋治山”最生動的注腳。我市以“三個100萬畝”生態工程為核心抓手,在荒山披綠、河道復清、生態修復領域持續發力,成功申報呂梁山山水工程,爭取中央和省財政專項資金24億元,將“綠色發展”藍圖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態紅利。近兩年,我市森林覆蓋率以每年1個百分點的速度遞增,達到了24.1%,超全省3個百分點,林草覆蓋率75%,全省排名第一,“綠色發展”藍圖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態紅利。
從巍巍青山到潺潺溪流,從特色產業到宜居城市,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正在呂梁大地徐徐鋪展。這座曾經飽受生態之困的城市,正以綠色為底色,書寫著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篇章。“我們將持續深化‘全覆蓋治山’戰略,推動生態優勢向經濟優勢、發展優勢加速轉化。”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記者 劉子璇)
來源:呂梁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