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齡先生是當今中國書壇守正創新的典范,其書法作品深受業內人士敬仰,同時也受到國際藝術界的高度贊譽,被世界名校聘為藝術教授,作為當今東方書法藝術的代表人物,向世界宣傳推廣中國書法藝術。
同時王冬齡先生也是民眾廣泛撻伐的“丑書”大師,他的“亂書”與曾翔先生的“吼書”、邵巖先生的“射書”并稱為當今中國三大“丑書”。這個評價從一方面反映出當今書法審美的巨大差異,從另一個角度也證明了王冬齡先生在當今書法創新當中的先鋒地位。
不過與曾翔和邵巖兩位創新書家相比,王冬齡先生的創新還不夠開放和徹底,依舊能顯示出傳統書法對他創新思維的束縛。
王冬齡先生的傳統書法造詣深厚,這是業內公認的,曾受到老一輩書法家啟功先生等人的高度評價,還曾被認為是當代復興傳統書法的希望。
然而王冬齡先生并沒有躺在傳統書法已經取得的成就上,而是大膽的進行創新實踐,先后嘗試過左手書、盲書、竹書、人體書等前衛創新模式,最終創造出了“亂書”,發掘出了除王書俊秀美和顏書古拙美之外的混沌美,為書法審美又開辟了一個新的視角。
但是縱觀王冬齡先生的這些創新嘗試,依舊是完全建立在他傳統書法的基礎之上的,并沒有完全突破傳統書法的規范。
所謂左手書、盲書、竹書、人體書等等都是換了一種形式去書寫傳統書法,在形式和效果上有創新,但是其核心依舊是傳統的筆法和結字。
他的亂書更只是傳統書法文字的疊加而已,讓傳統書法展現出另一種面貌,內在還是傳統書法,就像一個人換了一身衣服,但是并沒有改掉言行習慣,所以給人的新鮮感也僅僅是一瞬而已,并不深刻。
以王冬齡先生對傳統書法的深刻理解和掌握,僅僅將創新書法停留在這樣一個尺度上,未免令人感到有些遺憾。人們更期望他能夠帶給世人更深層次的思考和啟發。
與之相比曾翔先生和邵巖先生的創新則更具顛覆性,更為徹底。曾翔先生不但顛覆了傳統的筆法和結字,更是大膽嘗試使用新材料、新工具進行創作,連傳統書法依賴的筆墨都拋棄了。
邵巖先生的射書更是將書法藝術完全傾向于抽象藝術和行為藝術,啟發了人們對書法發展的多層次思考。
另外與曾翔先生每展必出新的高頻率創新不同,王冬齡先生近幾年的個展很久沒有帶給人們完全的新鮮感了,都還是傳統書法與亂書、竹書等的組合,沒有新的形式出現,估計王冬齡先生現在已經面臨創新的瓶頸期了。
對于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來說,不能要求太高,他于傳統書法和創新書法取得的成就,已經足以載入書法史。但是對他創新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視,對于這個問題的探討對以后的書法創新發展會有很大的幫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