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華賡續——張學枚精品雅集展
開幕時間
2025年5月24日 15:00
展覽時間
2025年5月24日—6月9日
展覽地點
十竹齋藝術館
(南京市鼓樓區清涼山路83號
清涼山公園大門左側)
張學枚
1984年生,江蘇沭陽人。師從著名畫家高云先生、桑建國先生、著名書法家王灝先生。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女畫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貴州畫院(貴州美術館)特聘畫師,江蘇省中國畫學會理事,魯藝軒書畫館館長,沭陽縣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宿遷美術家協會理事,宿遷畫院特聘畫家,沭陽縣第十八屆人大代表,宿遷旗袍文化協會副會長,中國楷書藝術研究院研究員。2018年成立《張學枚中國畫創作室》,個人入選國展和省展四十余次,并多次獲獎。培養的學生入選國展和省展百余次,并多次獲獎。2020年—2021年參與國家重大主題創作和省重大主題創作。2022年5月在沭陽縣美術館舉辦“工·寫當代”張學枚中國畫作品展。2022年8月參加由江蘇省中國畫學會主辦,荔枝藝術館承辦的“清風徐來”江蘇省名家邀請展八人聯展。2022年與高云、桑建國等為王陽明紀念館繪制大型壁畫《王華致仕》《敕封新建伯》。
《翩若驚鴻,宛若游龍》
《暮山紫》
《琵琶聲里夢飛天》
非學無以廣才 非志無以成學
寫在”風華賡續——張學枚精品雅集展”前面
?高云
畫家靠畫說話。作為畫家,張學枚是善于“說話”的。至于說得如何,且聽她通過畫展娓娓道來。
本次畫展,學枚以“風華賡續”為名,于南京首次集中展示了近幾年創作的絹本小幅工筆畫,其中不僅有唯美的工筆仕女,還有清雅的寫生花鳥題材,這些作品,清晰地勾勒出了學枚好學、勤奮、求索的成長軌跡。
《風華賡續》
眾所周知,作品是畫家的立身之本,畫好才是硬道理。那么,什么樣的畫才是好畫呢,我以為,好畫當具備“三好”——專家叫好、大眾也叫好、后人還能叫好。唯能如此者,才是真正的好畫。學枚的作品,顯然正是以“三好”為追求目標,經歷不懈努力的結果。
《論語》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也正是因為學枚志高,所以才能學而成學。學枚能有如今的成就,還得益于她在起始就能幸運地師從了著名畫家桑建國先生,因而入手就高就正。她以中國傳統工筆畫和壁畫的畫法為根基,融合西畫的構成與色調,借助頗具張力的色塊對比作為形式語言,在選題內容上追求主題意義的寫實性,在表現形式上則體現了很強的主觀抽象意味。所以,她的作品,既是傳統的,又是當代的;既是寫實的,又是抽象的;既合工筆的程式,又具寫意的精神。因此,在江蘇,她是備受關注又很具代表性的一位畫家。
《海天霞色上輕羅》
學枚受到關注的不僅僅是她的作品,還有她的成長。中國畫歷來主張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畫如其人,史上沒有一位大家是從素描起步的“科班”出生;現代美術教育則追求系統科學、規范統一,但今日的“文憑”畫家也未必個個有所成就。由此觀之,學枚的成長就顯得很特別了——她沒入“科班”,卻畫出了成就。
《繁花》
學枚有著出色的悟性和超常的勤奮,加上爽直而執著的個性,所以她能不為規矩所縛,堅持為用而學,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由是學即有成,進步快,成就多。她的作品與她的天性高度吻合,顯現著不拘小節的大氣、率性和松弛。天性對于藝術家,就是天賦“寶庫”,天性沒了,藝術也就枯萎了。遺憾的是,很多求藝者在規范化的教育中漸漸磨滅了天性,讓原本生氣勃勃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變成了離開模特便不再會畫畫。記得當年入學南藝時,前輩就曾告誡我:創作千萬不能丟,不能學傻了。同樣的,我也要對學枚說,珍惜天性,按天性去創作,要學習,但不要因此迷失了自我。
諸葛亮《誡子書》有云: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如今的張學枚,正是其學其志成就了她。
愿展覽順利,多聽意見,促進交流。
(作者系中國畫學會創會副會長,江蘇省中國畫學會會長,江蘇省美術館名譽館長)
《宋人風雅》
《宋人風雅》
青年畫家張學枚的筆墨求索
?桑建國
張學枚是一位卓越的青年中國畫人物畫家。她的作品以人物畫為主,從國家重大主題創作,到現實生活中向往美好生活的人物形象塑造,從全國美展的入選獲獎,到民眾喜愛的唯美形式表現,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東方既白》
張學枚在講究傳統筆墨的中國畫創作方面,勾勒的線條蒼勁有力,一般男性畫家都畫不過她。這得益于拜書法名師,下足了功夫。在繪畫的新技法、新材料運用方面,以年輕人得天獨厚的敏銳感知力及堅持不懈的創作實踐,顯示出了在審美表現方面的個性與創新能力。
《瓜洲渡》
張學枚的創作道路是很不容易的,她不是體制內的專業畫家,沒有穩定的經濟收入,生活在文化藝術交流并不發達的小縣城里。她堅定不移地奔向北京、南京,從來沒有停止過上下求索的步伐,從來沒有在各種困難面前退縮過。得拜名師,窺見了大境界,悟出了大格局,致力于表現大情懷。多次參與重大主題創作,讓她從一般的畫家中脫穎而出,成為新一代令人矚目的、社會影響力越來越大的知名青年畫家。她是非常難得的能工能寫,而且求知欲旺盛,從來沒有停止過努力進取的女畫家。無愧于中國畫的大省——江蘇省。江山代有才人出,尤其是藝術天才,可遇不可求。她的困難成就了她,她的困境也造就了她突出重圍,她化被動為主動的成功,得益于她的不懈努力及思想的深刻思考。從張學枚的藝術創作過程來看,她的未來會越來越好。
(作者系江蘇省國畫院人物畫研究所原所長,一級美術師,安徽師范大學教授)
《畫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