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資料來源:《賀龍冤案調查始末》——文摘報
1973年2月,毛主席突然談起了賀老總的事情,并表示賀老總沒有問題,主席話里的意思非常清楚,果然在不久后,毛主席便開始為賀老總平反。
得知此事,周總理非常高興,這些年間,賀老總的事情一直是總理的一塊心病。既然中央已經決定為案件平反,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查清楚案子,周總理對案件的調查極為重視,特意將調查工作交給了華國鋒負責。
雖說尋找兇手的事情,交給了華國鋒等人,但實際上總理對此案的情況已經非常清楚。從1966年開始,針對賀老總的一些攻擊就不斷出現,總理意識到賀老總的處境非常艱難,他想要極力保護賀老總。
為了賀老總的安全,周總理先是將他們一家安置在西花廳保護起來,之后形勢嚴峻,總理派人護送老總一家到了衛戍區一師駐地西山象鼻子溝,外面有解放軍一個連保衛。
盡管總理想盡辦法保護賀老總的安全,但終究還是功虧一簣,這讓周總理感到非常內疚,他便一直暗中關注著此案的發展。
當華國鋒開始調查的時候,總理拿出了自己保存多時的一包東西,華國鋒見此大吃一驚,這里面是一堆材料。這些都是案件的重要證據,有了這些東西,華國鋒更有信心了。
于是他立即派人核查,想要盡快找到那個誣陷賀老總的兇手。很快,他就發現了兩封信,兇手終于露出了馬腳,此人便是李仲公。
李仲公早年與李大釗等人一起創辦了《法政學報》,之后又擔任了諸多進步刊物的編輯,他與許多有識之士一樣接觸到了革命思想。
隨后,他與李大釗一起前往日本留學,之后又回國參加了護國運動,自此李仲公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在之后又參加了護法運動,憑借著自己的能力,在革命組織內有了一定的地位。
到了北伐戰爭初期,李仲公擔任了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書記長等重要職務。他出色的文采,得到了蔣介石的重用,一度被人們稱為北伐“文膽”。
可隨著蔣介石的野心暴露,李仲公與鄧演達等國民黨元老一樣,都對蔣介石的做法感到非常不滿,這讓他與蔣介石的矛盾越來越大,李仲公的位置也逐漸被陳立夫等人取代,他也被蔣介石派到了武漢去工作。
南京政府成立后,李仲公被蔣介石召回,曾擔任過不少職務。到了抗戰期間,他還主持了禁煙運動,雖然取得了一定的實權,但他在黨內的位置始終很尷尬,蔣介石也并不是非常信任他。
因此,李仲公的思想逐漸發生轉變,他在重慶的時候經常與郭沫若等中共人士接觸,了解到了他們的革命理念。
當時李仲公愿意與中共聯合,這讓他受到了蔣介石的猜忌。蔣介石不但派人嚴密監視他的行動,還差點讓中統派人殺掉他。
可是考慮到他在黨內的資歷,蔣介石還是饒了他一命,轉而派特務限制他的行動,阻止他參加民主運動。這些做法讓李仲公對蔣介石更加不滿,到了解放戰爭期間,他與諸多民主人士一起,反對美國干涉中國內政。
李仲公對蔣介石挑起內戰的做法非常憤怒,他再也沒有發表過任何支持蔣介石的言論,渡江戰役結束后,李仲公拒絕隨國民政府南逃。
1949年7月,他與多位原國民黨立法委員聯名發表了《京滬立法委員起義宣言》,公開擁護中共。建國后,李仲公得到了周總理的接見,他也在新政府內擔任了不少職務。
那么李仲公為何對賀老總做這樣的事情呢?他與賀老總的恩怨始于四一二事件,那時由于他與蔣介石之間的關系,一度被人懷疑是策動武漢政府反共,他因此遭到了賀龍的逮捕。
至于他與賀老總之間的關系到底怎么樣,那就不好說了,1968年李仲公連續寫了兩封信,說是1929年賀老總寫給他的,內容中以賀老總的名義,表示要投靠蔣介石。
這兩封信成為諸多事情的導火索,華國鋒派人對兩封信進行了技術鑒定,確定信紙和墨汁都是新中國成立后生產的,因此兩封信完全是偽造出來的證據,自然無法靠這種東西給賀老總定罪。
周總理得知此事后非常高興,至于該如何處理李仲公這個兇手,組織上最終決定只是撤銷了他國務院參事一職,每月發放80元生活費,并沒有追加什么處理。
畢竟李仲公那時已經年近九十,甚至自己生活都不能自理,再拘捕他已經沒有意義了,幾年后李仲公因病去世,而賀老總也終于恢復了名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