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州市武進區牛塘中心小學書法教室里,孩子們正專心致志地練習書法。不管是硬筆還是軟筆,一撇一捺之間,都在傳承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作為常州市書法特色學校、常州市首批墨香校園,學校以筆為犁,深耕傳統文化,將書法藝術作為鄉村學校少年宮的課程之一,精心打造“學書潤品”書法修身社團,讓鄉村少年的童年在墨香中絢爛綻放。
氛圍濃厚,一墻一景皆課堂
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漫步牛塘中心小學校園,書法文化的氣息撲面而來。
每個班級內,小小書法角既展現了書法的古樸韻味,又不失童趣,彰顯了班級文化的獨特魅力。長廊、墻面、轉角等空間被巧妙利用,個性化書法展廳讓師生沉浸在墨香之中。書法廣場上,書法發展史、師生佳作與書法練習桌交相輝映,課余時分,孩子們以水為墨,盡情揮灑,享受著書法帶來的樂趣。墨耕園內,孩子們的優秀書法作品熠熠生輝,陳設獨具匠心,令人心曠神怡。二十四節氣書法文化墻與薔薇花相映成趣,成為校園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米芾拜石、墨池等小景散落校園內,讓學生在不經意間接受書法文化的熏陶。
周五下午,正是學校少年宮書法社團的上課時間。記者走進書法教室,孩子們正在老師的悉心指導下,或臨摹硬筆字帖,或揮毫潑墨,感受書法的獨特韻味。
省書協會員、牛塘鎮書畫協會副會長、社團負責老師許波告訴記者,目前書法社團共有30多名學生,每周三、周五開課,學習內容包括硬筆和軟筆,課程以教育部下發的《書法練習指導》一書為主,同時巧妙融入隸書、趙孟頫的楷書及行書等多元書體,讓孩子們在領略書法多樣性的同時,也拓寬了藝術視野。
文化傳承,一撇一捺盡育人
許波老師從事書法教育已經有二十多年。他表示,書法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小學生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一個孩子能夠寫一手好字、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整個人走出來的氣質都不一樣。我們將書法藝術引入到鄉村學校少年宮,主要是希望鄉村的孩子也能與城市孩子一樣,沐浴在書法藝術的陽光下,茁壯成長,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許波說。據了解,書法社團課程全部免費,毛筆、紙張等材料費,都由學校承擔。
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社團孩子們不僅掌握了書法的技法,還學到了一些傳統的文化知識,比如與書法相關的成語故事、書法基本常識、書法家的高貴品德等。
四年級學生李嘉茵加入書法社團已經兩年多了,如今已能自如地揮灑軟筆,她感慨地說:“學習書法讓我變得更加專注,更有耐心了。”
而王文博同學,則通過書法找到了磨煉性子的良方。“我從小就喜歡書法,一年級時,我就主動加入了書法社團,跟許老師學習。爸爸媽媽沒有給我在外面報書法培訓班,學校社團這里不僅免費,上課也方便。”他坦言,“學習書法之后,我變得更加有耐心了,爸爸媽媽夸我現在寫字很厲害,我的自信心也提高了。”
全校覆蓋,一筆一畫潤童心
牛塘中心小學將書法教育的種子播撒到每一個角落,實現了從書法修身社團到全校師生的全面覆蓋。
學校高度重視書法育人隊伍的建設,通過多元化培訓和系統考核,不斷提升教師的書法素養和教學能力。每周的青年教師三筆字培訓、“書法俱樂部”活動以及定期的三筆字考核,為教師們提供了展示自我、提升技藝的平臺。
學校二樓長廊上,掛滿了小黑板,上面展示著青年教師的三筆字作品,成為校園內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學校還依托書法藝術,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如春聯節、藝耕節等,充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同時,通過教師秀水平、學生秀成長、家長秀風采等作品征集活動,讓書法藝術真正融入學生的生活。
在牛塘中心小學,書法藝術如同一股清泉,滋潤著每一個孩子的心田,讓他們在墨香中學會專注、耐心與堅持,更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塑造了良好的品行個性,激發了無限的潛能。
正如許波老師所言:“看著孩子們在書法社團中茁壯成長,我深感欣慰。‘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在這里得到了最生動的詮釋。”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張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