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科學家精神進校園丨航天精神指引青少年逐夢未來
浩瀚宇宙,探索無止境;航天精神,激勵代代人。中國航天事業的輝煌歷程,不僅鑄就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航天精神,更為廣大青少年成長提供了寶貴的精神指引。如何在孩子心中播下航天精神的種子,激勵他們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勇于追夢、勇于奮斗?在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通州校區,一場“傳承航天精神逐夢星辰大海”的專題活動正在開展。
“遠古時代開始,人類就對太空充滿好奇,女媧補天、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牛郎織女等美麗的傳說廣為流傳。”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龔自正,在課堂回顧人類探索太空的期待。
龔自正在講座中表示,地球之外的空間無限廣闊,近十年來,我國航天事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從載人航天到探月工程,從火星探測到北斗導航,從應用衛星到運載火箭。“中國航天實現快速發展,有力支撐了國家經濟建設和科技發展。”面對現場300余名青少年,作為航天科技工作者,龔自正鼓勵青少年要汲取航天精神的奮進力量,傳承航天精神,逐夢星辰大海。
近年來,科技教育形式多元化發展為廣大青少年提升科學素養和創新能力發揮了獨特作用。從航天課本研讀到科技場館身臨其境,從參觀航天展覽到聆聽航天講座,青少年們“望天”的熱情日益高漲,這源于人類與生俱來的探索欲、時代精神的感召以及航天事業獨特的魅力。航天精神不僅能夠激發學生愛國情懷,而且可以培養青少年科學素養和創新能力,指引廣大青少年樹立遠大理想,厚植家國情懷。
北京市通州區科學技術協會、遨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遨天巡字(無錫)航天工業有限公司給予了本次活動大力支持。活動結束,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通州校區的學生們久久不愿離場,帶著自己對航天領域的問題與專家交流溝通。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通州校區書記陸旻表示,龔老師以專業知識和生動案例,點燃學生對航天科技的熱情,激發學生探索宇宙的好奇心,激勵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引導學生以科學家為榜樣,在學習中追求真理、克服困難,提升科學素養。未來,學校將在北京市科協和通州區科協的指導下,邀請科學家進校交流,組織學生參觀科研場所,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弘揚科學家精神。
本次活動是2025年弘揚科學家精神系列活動之一,由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黨校)在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的指導下開展,活動旨在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要求,扎實推進教育部《“科學家(精神)進校園行動”實施方案》要求,推動北京市科協弘揚科學家精神課程體系建設,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用新時代科學家精神鑄魂育人,引導廣大青少年走近科學家,了解科學家精神,崇尚科學,熱愛科學。
(新華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