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6日訊5月16日,省衛生健康委召開第11場“魯醫健康說”健康知識發布會,本次發布會的主題是家庭醫生簽約服務。2025年5月19日是第15個“世界家庭醫生日”,今年的宣傳主題為“簽約有感,健康可及”,圍繞年度重點工作,國家衛生健康委提出三個副主題,分別是:科學控體重,健康有“醫”靠;一老一小同關愛,家醫護航暖萬家;家醫與您攜手,共筑心理韌性。本次發布會主要介紹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有關內容,并請家庭醫生科普重點人群健康管理知識,引導全社會主動關注個人健康,提升健康水平。
省衛生健康委基層衛生健康處處長王南南在發布會上介紹,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健康意識的提高,大家開始逐漸認識到疾病預防和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對有熟悉且固定的醫生能夠長期給自己和家人提供健康服務的期望也越來越迫切,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正是順應這種需求,而產生的一種服務模式。
那么什么是家庭醫生?家庭醫生并不是私人醫生,家庭醫生隊伍的主體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全科或臨床醫生、護士和公衛人員組成的綜合團隊,服務方式也不是上門服務為主,因為家庭醫生服務的群體較大,在保證醫療安全的前提下,主要針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殘疾人等,經評估后可以提供居家醫療、護理、健康監測等服務。
家庭醫生與醫療機構門診看病的傳統醫生有什么不同?家庭醫生團隊服務場景也主要是在醫療機構,但與原來被動坐等患者來就診不同,不僅提供常規的診療服務,還會提供預約、健康教育、隨訪以及患者病情需要的轉診服務,尤其是當遇到“不知道是否有必要去醫院、不知道去哪個醫院、不知道找哪個醫生、不知道體檢項目和疫苗怎么選”等問題時,可以通過電話或微信等方式咨詢家庭醫生。簽了約也不是只能在簽約機構就診,但在簽約機構,您將享受更加貼心的“熟人”服務。通俗來說,就像您身邊多了一位“醫生朋友”和“健康顧問”。
什么是簽約服務?簽約是指簽約居民或家庭與家庭醫生團隊之間要按照自愿原則,簽訂一份服務協議書。協議書的內容由家庭成員與家庭醫生團隊,按照健康需求和意愿,協商確定簽約期內(1-3年)所需的綜合健康服務內容及頻次,專項服務可以單獨簽訂補充協議。協議簽訂后,家庭醫生團隊將對協議內容進行分解,并逐項做好時間安排。簽約居民根據家庭醫生的提醒定期接受服務,從而使居民更省心、家屬少操心,并與家庭醫生團隊之間建立起穩定、長期、綜合、連續的健康服務關系。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這種新的服務模式雖然已經探索了近10年,但仍需根據群眾需求進一步完善和發展。
閃電新聞記者 王家才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