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楊美玲 戚淑軍 呂曉麗
新能源汽車再起波瀾!日前,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顯示,5月13日,哪吒汽車關聯公司合眾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一則破產審查案件,申請人為上海禹形廣告有限公司。這一消息將風雨飄搖中的哪吒汽車再度推上了風口浪尖。哪吒汽車要破產?造車新勢力該何去何從?哪吒車主權益如何保障?
一時間,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和資本市場掀起驚濤駭浪,更是引發了消費者對哪吒汽車車主權益的種種擔憂。新能源品牌加速洗牌,車企不斷倒閉,誰為車主權益托底?
陷“被破產”傳聞,哪吒汽車:并未申請破產
5月14日,“哪吒汽車被申請破產審查”的消息沖上熱搜,原本就不平靜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再起波瀾,這一消息,這一消息也讓50萬哪吒汽車車主憂心忡忡。
哪吒汽車真的要破產了嗎?記者從有關方面了解到,雖然困難重重,但哪吒汽車目前并沒有申請破產。“是某廣告公司向法院申請,并不是哪吒汽車申請破產。”該人士表示,目前他們內部并沒有申請破產的相關事宜。
什么是“被申請破產審查”?業內人士表示:“被申請破產審查是指當債權人或其他相關利益方認為債務人(企業或個人)出現嚴重財務困境,無法清償到期債務或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時,向法院提出對債務人進行破產審查的申請后,法院對該申請進行的一系列審查活動。” “如果經審查認定債務人符合破產條件,法院會裁定受理破產申請,隨后指定破產管理人,負責管理破產企業或個人的財產和事務,正式開啟破產程序。如果不符合破產條件,法院則會裁定不予受理。”
這也就是說,哪吒汽車能否進入破產程序,目前沒有定論。
行業洗牌加速,新能源汽車進入“淘汰賽”
哪吒汽車在造車新勢力中一度以“黑馬”之姿廣受關注。據報道,2022年,憑借哪吒V、哪吒UPro等低價車型,哪吒汽車以15.2萬輛的交付量力壓“蔚小理”,登頂新勢力銷量榜首。然而,短短三年,哪吒汽車便從巔峰墜入谷底。2024年,其銷量腰斬至6.45萬輛;到了2025年1月,國內交付量僅110輛,同比暴跌97.76%,幾乎陷入停擺。伴隨銷量崩塌的,還有一系列嚴重問題,各種“倒閉”“破產”傳聞不時傳出。
哪吒汽車的困境折射出當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殘酷競爭。一方面,頭部企業如比亞迪、特斯拉通過規模效應和技術優勢持續搶占市場;另一方面,傳統車企加速電動化轉型,進一步擠壓中小品牌的生存空間。
行業現狀顯示,盡管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突破40%,但盈利難題始終困擾多數車企。除少數頭部企業外,大部分新勢力品牌仍處于虧損狀態,依賴資本輸血。隨著補貼退坡、消費者需求趨理性,行業已從"野蠻生長"轉向"精耕細作",缺乏核心競爭力的品牌將面臨出局風險。
新能源車快速進入千家萬戶的同時,行業淘汰賽早已打響。拜騰、天際、博郡、奇點、自游家等都已經倒下,威馬、高合、極越也是步其后塵。未來幾年間,中國會有更多的車企關停倒閉,無論是長安汽車朱華榮、吉利汽車李書福、奇瑞汽車尹同躍,還是華為余承東、理想汽車李想……多位業內大佬都給出了未來中國汽車競爭最終的勝出者只有5家左右的預測。
被破產的哪吒,不是第一個,相信也不是最后一個。
車企倒閉,消費者權益誰來托底?
車企動蕩背后,最受關注的還是消費者權益保障問題。企業破產,車輛售后維修、軟件升級、質保承諾等如何兌現?在燃油車時代,車企退出市場后,售后服務一般會由背后的集團、集團旗下其它品牌或者中方合作伙伴接管,車主權益還能有所保障。
但在新能源車時代,車企倒閉后的問題將更加突出,尤其那些造車新勢力品牌。原因更多在于,三電系統包括智能化軟件的加持,使得新能源汽車的售后維修門檻提高,普通汽車修理廠或者沒有廠家授權的4S店,幾乎沒有辦法維修。而且目前國內尚未建立完善的新能源汽車企業退出機制,不少車主可能面臨"售后無門"的困境。
有法律專家建議,消費者購車時應優先選擇具備長期服務能力的品牌,同時呼吁行業建立"保證金制度"或第三方托管機制,以保障車主權益。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也表示,正推動形成行業自律規范,要求企業對用戶承諾終身負責。
哪吒汽車無論破產與否,都為行業敲響警鐘。在政策與市場的雙重驅動下,新能源汽車行業已進入深度調整期,唯有技術、資金、服務全方位領先的企業才能笑到最后。而對于消費者而言,如何在行業變革中規避風險,將成為購車時的新課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