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祁連山管護中心寺大隆自然保護站管護人員在巡山查林過程中,借助無人機拍攝到令人動容的畫面——一只胡兀鷲于崖壁窩巢內悉心育雛。
胡兀鷲懸崖育雛
自2024年3月,寺大隆自然管護站轄區首次發現胡兀鷲營巢并成功繁育一只幼鳥后,近日,管護員又驚喜地在同一地點目睹胡兀鷲再次繁育幼鳥。在拍攝的鏡頭里,胡兀鷲成鳥如堅毅的雕塑般守在巢穴邊緣,用翅膀溫柔護住灰色的幼小雛鳥。它目光銳利,瞳孔隨著山風轉動,警覺地掃視著遠處的無人機。藍天與峭壁為背景,生動勾勒出猛禽在育兒時獨有的溫柔與警覺姿態。
胡兀鷲,別名大胡子鷲,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因其鳥喙下吊著一撮烏黑胡須而得名,它也是世界上唯一嗜食骨頭的鳥類。這種珍稀鳥類主要棲息于海拔500—4000米的山地裸巖地區,常將巢穴建于懸崖峭壁的突出之處。其繁殖期一般在2月至5月,一窩多產兩枚卵,孵化期約55天。
此次珍貴影像的捕捉,不僅為研究胡兀鷲的繁殖習性提供了重要資料,也再次彰顯了祁連山生態環境的持續向好。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譚安麗 通訊員 蔡武 胡學斌 文/圖
責任編輯:黃璐
來源: 觀瀾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