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后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編輯|t
引言
抗美援朝那陣子,中國地面部隊打出了氣勢,可天上的局面卻一直憋著股悶氣。蘇聯給了咱們三千架飛機,滿打滿算幾乎能湊出個空軍大軍團,可偏偏制空權一直沒握在自己手里。
有人說飛機不行?米格-15一上天,美軍B-29嚇得白天都不敢露頭。有人說人不行?王海、劉玉堤一上陣,硬是用命換下了美國王牌飛行員的囂張氣焰。
那這制空權怎么就拿不下來?細算賬,這背后的事兒,可比天上的云層還復雜。
飛機來了,規矩也來了,“米格走廊”管得住橋,管不住天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美軍的B-29轟炸機就跟著飛到了志愿軍頭頂。美軍飛機不分白天黑夜輪番轟炸,后勤補給線幾乎天天斷。面對空中打壓,毛主席直接致電斯大林,請求蘇聯出動空軍援助。
蘇聯的飛機沒讓人失望。1950年8月至12月,蘇聯派出了13個航空師進駐中國東北,調來最先進的米格-15噴氣式戰斗機,志愿軍后方頓時熱鬧起來。可問題也隨之而來,這批飛機雖然來了,卻帶著蘇聯自己的一套“作戰規矩”。
蘇聯飛行員的死命令就是:鴨綠江不能過,敵機若南下,立即掉頭返航。哪怕美軍飛機已經炸到了志愿軍的陣地上,蘇聯飛行員也只能在江北空中打轉。這樣的“防御性巡邏”,看似忙碌,實則空中形同虛設。
1950年11月8日,美軍出動百余架B-29轟炸機狂轟濫炸,將中朝友誼橋直接炸成廢鐵。這場轟炸,蘇聯飛行員眼睜睜看著,卻沒得到出擊命令。這一幕,志愿軍官兵看在眼里,氣在心頭。
等到蘇聯改變策略,允許飛機越江出擊,已經到了1951年春天。美軍此時已經占據了空中主動權,構建起從清川江到鴨綠江的空中封鎖線,志愿軍的補給線成了美軍飛機的“低空靶場”。
蘇聯雖然后來投入了更多空軍力量,組成了第64殲擊航空軍,還秘密進入中國廟溝、大孤山等前線機場,但戰機調動滯后,空中優勢難以一蹴而就。這種防守反擊的被動局面,為志愿軍的制空努力拉開了一個漫長的序幕。
飛得起的飛機多,會打仗的飛行員少
那時候,中國空軍剛剛起步,組建時間短、作戰經驗少。1951年1月21日,志愿軍空軍首次與美軍交鋒,空4師的李漢在鴨綠江上空擊傷一架F-84戰機,這是中國空軍歷史上的首次實戰交鋒。
然而這次勝利背后,是飛行員們硬生生拿命拼出來的。米格-15雖好,可飛行員對它的性能掌握不全。蘇聯教官要求600米射擊距離,劉玉堤、王海等飛行員偏偏敢拉近到400米,“空中拼刺刀”,直接用命搏命。
王海,后來成為空軍司令員,就是在這種極限空戰中打出了名號。1952年12月3日,他率領12架米格-15,與美軍王牌第51大隊激戰,打出6:1的輝煌戰績,美軍從此不敢輕易進入米格走廊。
但再英勇的個人英雄,也架不住整體空軍實力薄弱的現實。那時,中國飛行員連全套的高空氧氣面罩都不熟悉,飛機上的射擊計算儀操作不精,面對美軍F-86這種高性能噴氣戰機,總是被拉開節奏。
到1953年底,中國空軍已發展到28個師70個團,擁有各型飛機3000余架。可是成規模、成體系、能獨立執行大規模空中作戰的部隊,還遠遠達不到制空權的標準。
美軍掌握著空中主動權,白天減少轟炸,晚上依舊大舉行動,利用夜間壓制志愿軍補給線和陣地。
即便如此,志愿軍飛行員用血肉之軀擋住了敵人的空中封鎖,打出了米格走廊的威名。但這個“走廊”只能保護清川江以北地區,朝鮮大部分空域仍牢牢被美軍掌控,真正意義上的制空權,依然遙不可及。
天上的戰斗打著,地上的補給跟不上
抗美援朝最讓人窩火的,就是明明飛機有了、飛行員也能打了,補給卻跟不上。美軍每天平均出動飛機高達3500架次,全天候、全方位實施轟炸。
志愿軍的補給線成了美軍轟炸機的“飛行靶場”,鐵路、公路、橋梁,只要修好就被炸,剛填平的彈坑轉眼又被炸出新坑。
毛主席再次致電斯大林,請求進一步增加對志愿軍的支援。斯大林同意在廟溝、大堡、大孤山等前線機場增設空軍部隊,以縮短出擊時間,提高作戰效率。然而,這一決策已經是1952年春,離停戰談判不到一年。
蘇聯雖然在1952年向中國提供了1000架米格-15,其中360架是最新改進的米格-15比斯型號。但這批飛機到手時,朝鮮戰場的局勢已經定型,敵強我弱的空中態勢很難徹底扭轉。
美軍早已掌握了立體空戰體系,高空有B-29轟炸機,中低空有F-86、F-84護航,電子干擾、雷達指引一應俱全。反觀志愿軍和蘇聯空軍,只能依靠地面觀測、人工指揮,整體作戰效率差距巨大。
直到1953年停戰,中國和蘇聯的空中聯合力量才勉強將美軍壓制在“三八線”附近。
雖然局部取得了制空優勢,但始終未能全面掌控朝鮮上空的制空權。這場空戰,打出了人民空軍的骨氣,卻也留下了沉甸甸的教訓。
參考資料:
徐秉君:抗美援朝中的蘇聯空軍.百年潮.2015-07-22
朝鮮戰爭中的蘇聯空軍:擊落敵機1259架,美國人被迫封鎖消息.海陸空天慣性世界雜志.2023-02-22
雛鷹展翅!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成長的中國空軍.中工網.2020-10-2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