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數字藝術再創造!”5月8日,來自哈薩克斯坦的青少年參訪團走進蘇州灣數字藝術館(EDCC),借助VR虛擬現實技術漫步于“水墨江南”,耳畔是流水淙淙,眼前是粉墻黛瓦,親身感受中國文化與科技創新的無限魅力。
2023年3月,姑蘇古城春意盎然,一朵“文博之花”在東太湖畔絢爛綻放——作為全球首個集數字藝術館、創新技術交流中心、數字藝術產業聯盟基地、青少年美育科普基地于一體的數字藝術綜合體,蘇州灣數字藝術館正式向公眾開放,為“世界級灣區”蘇州灣添上一筆濃墨重彩的文化氣韻。
無一件實體藝術品或文物,卻以數字化的形式“包羅萬千世界”。開館兩年多以來,蘇州灣數字藝術館持續依托H.629.1數字藝術顯示國際標準產業聯盟,積極構建高頻聯動的跨學科創新交流平臺,打造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數字文化高地,帶動區域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累計游客量超過50萬人次,獲評2024年度工信部視聽系統典型案例、2023年文旅部公布的第一批智慧旅游沉浸式體驗新空間試點、2023年度江蘇省智慧文旅示范和培育項目、2023年江蘇省重點文化和旅游產業項目……累累碩果的背后,是蘇州灣數字藝術館“探索多元,創造連接”的不變初心。
蘇州灣數字藝術館
哈薩克斯坦的青少年參訪團走進蘇州灣數字藝術館
跨越時空
“數字方舟”承載人文之韻
流動的“雙曲飄帶”線條,勾勒著“蘇州絲綢”與“昆曲水袖”的江南風情,雕刻出人文科技交織共融的“數字方舟”。蘇州灣數字藝術館由著名建筑設計師、普利茲克獎獲得者克里斯蒂安·德·包贊巴克設計,建筑面積約14000平方米,展廳面積約8000平方米,包含常設展廳、公教空間等多種業態。
如何定位蘇州灣數字藝術館?京東方科技集團執行副總裁、藝云科技董事長、H.629.1數字藝術顯示國際標準產業聯盟理事長姚項軍總結為四個關鍵詞——科技領先、內容豐富、體驗極佳、功能多元。
30多年前,錢學森先生將VR虛擬現實技術命名為“靈境”,認為此譯名“中國味特濃”。走進蘇州灣數字藝術館常設展覽《靈境——未來靈感世界》,觀眾仿佛置身于虛實共生的“中國特色元宇宙體驗空間”——穿過“時空穿梭機”、體驗“多感知星球”、到達“未來靈感城”,逐步構建起通往元宇宙多維時空的探索之路。
向“新”求“質”,數智賦能。在“未來靈感城”展區中,熱門展項《史前巖畫》成為人們爭相體驗的“黑科技”作品。當觀眾將手伸向“巖畫”作品表面,那些源于東西方早期的巖畫造型便會被逐一點亮,匯聚成一片璀璨的星空。
在這個全數字化的空間里,除了“穿越”到石器時代,還可充分借助AR技術“一秒入畫”,感受蘇州退思園的春花秋月;或者穿過“蟲洞”,體驗機械舞蹈家的生活場景……去年10月,“靈境”尖端的技術、奇幻的場景,令央視主持人朱迅、田靖華贊嘆不已。
以“數”為“鏈”,薈萃眾星。“我們依托H.629.1數字藝術顯示國際標準產業聯盟凝聚各大公共文化機構及廣大數字藝術內容創作者,對藝術內容進行數字化采集、二次創作和云存儲,以獨有的全場景數字化互動體驗,打造科技領先、內容豐富、沉浸式體驗、功能多元的標桿型數字藝術空間。”蘇州灣數字藝術館執行館長周怡嫻表示。
“‘紋’以載道——故宮沉浸式數字體驗展”內紋窗弄影區域
《靈境——未來靈感世界》蟲洞
賡續文脈
“青年匠心”彰顯創意之美
數字藝術,不僅連接著無盡璀璨的未來,更重塑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美學邊界。
從紫禁城到姑蘇城,華麗的皇家圖案紋樣“飛入尋常百姓家”。今年1月,故宮博物院、京東方科技集團及騰訊攜手推出的“‘紋’以載道——故宮沉浸式數字體驗展”落戶蘇州灣數字藝術館,讓故宮超高精度“數字文物”首度亮相蘇州。脫胎于自然的蓮花、鷺鷥等紋樣在數字化光影中重煥光彩,古人對自然與生活的豐富想象得以具象化。展覽創新運用BOE(京東方)的雷達感應技術,讓地面上的海水龍紋等隨觀眾移步換景慢慢綻放,恰似踏入夢幻仙境。
運用超分算法,8K超高清還原展示《姑蘇繁華圖》;結合飛屏互動和裸眼3D技術,實現“宋錦”“核雕”等非遺的數字化活化……作為藝云科技投資的首個數字藝術館,蘇州灣數字藝術館創意無限、科技升級的背后凝聚著青年的“新生力量”——幾年來,京東方藝云(蘇州)科技有限公司從最初的四五人團隊快速發展至百人規模,平均年齡僅28歲。這支數字技術“生力軍”,在傳統文化的現代化表達上闖出了一條新路。
以“打開窗,看見城市風采”為靈感打造EDCC透色書簽,還原蘇州園林琉璃花窗等文化瑰寶;聯合吳江游禮推出EDCC數字手機殼,讓唐寅名畫《椿樹雙雀圖》“一手可握”……“這些文創產品凝聚了青年設計者的無數心血,實際上線后憑借著黑科技、高顏值等元素,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蘇州灣數字藝術館數字文創部工作人員表示。
“指尖觸藝術 代碼生新光”深入探索“人類創意+AI算法”的共生藝術形態,“數字園林”非遺體驗課借用人工智能手段對蘇州傳統園林開展元素解析……讓文博場館有“看頭”、有“逛頭”,更有“奔頭”,蘇州灣數字藝術館推出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公教活動,吸引了一大批“忠實擁躉”。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以蘇州灣數字藝術館的成功經驗為指導,伴隨著王府井藝云中心、宜賓藝云中心、沈陽藝云中心等先后開館,藝云科技正在全國快速布局數字藝術館業務,并將數字藝術館2.0階段定位為“文、旅、商、產”融合的數字文旅創新中心。
館內文創區域
EDCC透色書簽
2025年江蘇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實施文化數字化戰略和重大產業項目帶動戰略,培育數字藝術、數字文娛等新產業。”未來,蘇州灣數字藝術館將持續在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及省市政策的指引下,以文化傳承為槳,以科技創新為帆,努力打造成為國內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數字文化產業項目和全球數字藝術顯示領域的標桿,同時為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促進區域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文博力量”。
文化產業周刊記者侯力明 姬傳濤
通訊員 孫正 葛曉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