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丁香學術
導讀
2025 年 5 月,中山大學研究團隊在腫瘤免疫領域接連發表三項重要研究,于Developmental Cell期刊和Cancer Cell期刊上分別揭示腫瘤免疫抑制新機制、建立鼻咽癌早篩新體系,并探索鼻咽癌免疫聯合治療新方案,為腫瘤精準診療提供「中國方案」。
1、靶向 VSIG4+組織駐留巨噬細胞增強抗腫瘤免疫
2025 年 5 月 7 日,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劉卓煒教授團隊在Developmental Cell期刊上發表題為
「Targeting VSIG4
tissue-resident macrophages enhances T cell cytotoxicity and immunotherapy efficacy in cancer」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報道了組織駐留巨噬細胞(TRM)來源的 VSIG4+ 腫瘤相關巨噬細胞(TAM)亞群在腫瘤免疫抑制中的作用及靶向策略。
圖 1 相關研究(圖源:[1])
研究通過單細胞 RNA 測序和譜系追蹤,在睪丸癌、肝癌、肺癌和膠質母細胞瘤中鑒定出 VSIG4+ TAM 亞群,其起源于胚胎期卵黃囊來源的 TRM,高表達 VSIG4、LYVE1 等標記,與患者預后不良相關。功能實驗顯示,VSIG4+ TAM 通過直接結合 CD8+ T 細胞表面受體及誘導 IL-11 分泌,激活 STAT3 信號通路,抑制 T 細胞活化和細胞毒性。機制上,轉錄因子 MEF2C 通過結合 VSIG4 啟動子維持其表達,調控 TAM 的免疫抑制表型。
在小鼠模型中,靶向 VSIG4 或 MEF2C 可減少腫瘤生長,增強 CD8+ T 細胞浸潤及效應分子表達,與抗 PD-1 治療聯用可協同抑制腫瘤,延長生存期。該研究首次揭示 TRM-derived TAM 的異質性,證實 VSIG4+ 亞群通過直接接觸抑制以及旁分泌信號雙重機制抑制抗腫瘤免疫,為靶向 TAM 亞群增強免疫治療提供了新策略,尤其為睪丸癌、肝癌等 TRM 相關腫瘤的治療提供了臨床前證據。
圖 2 研究總結圖(圖源:[1])
2、TCR 特征譜助力鼻咽癌早期檢測與免疫治療靶點挖掘
2025 年 5 月 8 日,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徐淼研究、素梅研究員以及中國醫學科學院蘇州系統醫學研究所李貴登研究員在Cancer Cell期刊上發表題為
「Immunosequencing identifies signatures of T cell responses for early detection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通過高通量 T 細胞受體(TCR)β 鏈測序,構建了鼻咽癌(NPC)特異性 TCR 特征譜,為 NPC 的早期檢測和免疫治療提供了新策略。
圖 3 相關研究(圖源:[2])
鼻咽癌是與 EB 病毒(EBV)感染密切相關的惡性腫瘤,早期癥狀隱匿,超過 80% 患者確診時已屬晚期,預后較差。盡管 EBV 血清學檢測已用于篩查,但特異性不足,亟需更精準的生物標志物。
研究團隊通過對 228 例 NPC 患者、241 例 EBV 抗體陽性高危人群及 251 例健康對照的外周血 TCRβ 鏈進行深度測序,篩選出 208 個在 NPC 患者中顯著富集的 CDR3β 序列,據此構建 T-score 模型。該模型在獨立驗證隊列中展現出優異性能,區分 NPC 與健康對照的 AUC 達 0.81,尤其對早期(I/II 期)病例,T-score 在臨床診斷前 6-12 個月即可顯著升高,且 T-score>4 的個體確診 NPC 的時間較 T-score≤4 者縮短 4.17 倍(中位時間 4 個月 vs 27 個月),提示其對早期預警的價值。
功能分析顯示,這些 NPC 富集 TCR 不僅識別 EBV 特異性抗原(如 BMLF1、BRFR3 衍生肽段),還靶向非 EBV 的 NPC 細胞表面抗原,表現出廣泛的抗腫瘤細胞毒性。單細胞測序進一步發現,腫瘤浸潤的 NPC 富集 CD8+ T 細胞呈活化狀態,高表達效應分子(如 IFNG、GZMB),低耗竭標記(PD-1、HAVCR2),且其外周血克隆頻率與腫瘤內浸潤顯著相關,提示外周血 TCR 譜可作為腫瘤反應性 T 細胞的「液態活檢」指標。生存分析表明,腫瘤內 NPC 富集 TCR 克隆豐度高的患者生存期更長,凸顯其臨床預后價值。
該研究首次通過 TCR 免疫測序解析 NPC 的免疫應答特征,證實 T-score 在無癥狀高危人群中識別早期 NPC 的潛力,同時揭示 EBV 與非病毒抗原共同驅動的 T 細胞免疫應答。研究結果不僅為 NPC 的早期篩查提供了高特異性工具,還為開發基于 TCR 的免疫治療(如 TCR-T 細胞療法)奠定了基礎。
圖 4 研究總結圖(圖源:[2])
3、納武利尤單抗聯合誘導化療和放療治療鼻咽癌:一項多中心 2 期 PLATINUM 試驗
2025 年 5 月 12 日,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馬駿院士、孫穎教授,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申良方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楊坤禹教授等人在Cancer Cell期刊上發表題為
「Nivolumab combined with induction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 multicenter phase 2 PLATINUM trial」的研究論文,該研究評估了納武利尤單抗聯合誘導化療和放療治療鼻咽癌的療效和安全性。
圖 5 相關研究(圖源:[3])
鼻咽癌治療中,順鉑同步放化療是重要手段,但順鉑會引發嚴重血液、胃腸道毒性,導致口腔黏膜炎、體重減輕等問題,超 40% 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無法完成足量順鉑治療,影響預后,還會造成聽力受損、腎損傷等不可逆后遺癥,降低患者生活質量。而納武利尤單抗作為程序性細胞死亡蛋白-1(PD-1)阻斷劑,在復發或轉移性鼻咽癌治療中展現出一定活性。基于此,研究人員開展了多中心、單臂、2 期 PLATINUM 試驗,探究在 PD-1 阻斷前提下省略同步順鉑,能否在不影響生存的同時減輕毒性。
研究共納入 152 例患者,治療分誘導期(納武利尤單抗聯合吉西他濱 - 順鉑化療)、放療期(納武利尤單抗聯合放療)和輔助期(納武利尤單抗單藥治療)。結果顯示,中位隨訪 43 個月后,3 年無失敗生存率(FFS)達 88.5%,3 年總生存率為 97.9%。誘導期治療后,愛潑斯坦 - 巴爾病毒(EBV)DNA 早期清除與 FFS 獲益相關。治療期間,40.2% 的患者出現 3 - 4 級急性不良事件,5.2% 的患者出現 3 - 4 級晚期不良事件。多數患者對不良事件耐受性良好,生活質量相關指標也顯示多數領域無臨床意義的惡化或能快速恢復。
該研究表明,納武利尤單抗聯合誘導化療和放療治療鼻咽癌,相比歷史基準顯著提高了 3 年 FFS,且毒性較低,患者耐受性和生活質量良好。不過,研究也存在局限性,如招募患者多來自流行地區、PD-1 阻斷治療時長與其他試驗不同、缺乏成本效益分析等。后續還需 3 期隨機對照試驗進一步驗證這一治療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圖 6 研究總結圖(圖源:[3])
結語
這三項研究從基礎機制解析到臨床轉化形成完整閉環,既突破了腫瘤免疫抑制亞群的認知邊界,又為鼻咽癌等惡性腫瘤的「早防早治」提供了可落地的精準工具。未來,隨著 VSIG4 靶向藥物的臨床推進、T-score 模型在多癌種中的驗證,以及 PLATINUM 方案 Ⅲ 期試驗的開展,這些成果有望加速轉化為普惠性醫療手段,推動腫瘤治療向精準攔截邁進,為全球腫瘤防控貢獻中國智慧。
參考文獻(上下滑動查閱):
Maet al.「Targeting VSIG4+ tissue-resident macrophages enhances T cell cytotoxicity and immunotherapy efficacy in cancer.」Developmental Cell,2025 May; 60, 1–17.
Zhang et al.「Immunosequencing identifies signatures of T cell responses for early detection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Cancer Cell ,2025 May; 43,1–19.
Xu et al. 「Nivolumab combined with induction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 multicenter phase 2 PLATINUM trial」 Cancer Cell ,2025 May;43, 925–936.
如需代發文章宣傳、新聞稿、招聘等,請后臺回復【學術】添加小編
我們長期為科研用戶提供前沿資訊、實驗方法、選品推薦等服務,并且組建了 70 多個不同領域的專業交流群,覆蓋神經科學、腫瘤免疫、基因編輯、外泌體、類器官等領域,定期分享實驗干貨、文獻解讀等活動。
添加實驗菌企微,回復【】中的序號,即可領取對應的資料包哦~
【2401】論文寫作干貨資料(100 頁)
【2402】國內重點實驗室分子生物學實驗方法匯總(60 頁)
【2403】2024 最新最全影響因子(20000+ 期刊目錄)
【2404】免疫學信號通路手冊
【2405】PCR 實驗 protocol 匯總
【2406】免疫熒光實驗 protocol 合集
【2407】細胞培養手冊
【2408】蛋白純化實驗手冊
【2501】染色體分析方法匯總
【2502】國自然中標標書模板
【2503】WB 實驗詳解及常見問題解答
【2504】DeepSeek 論文寫作常用口令
【2505】中國科學院期刊分區表(2025 年最新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