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神奇故事”?——關注我們,一起探索宇宙奧秘
我們鎮上有個叫張華軍的單身漢,40多歲,絡腮胡,大盤臉,長得是虎背熊腰,高大威猛,人稱張大膽。
張大膽這個綽號并非空穴來風。有天,一輛外地客車在鎮上發了車禍,車上的人死的死傷的傷,當時鎮上還很落后,公路沒有硬化,縣醫院的救護車好不容易才趕到。
這么大的陣勢,小地方的人哪見過,除了派出所的幾個干警和鎮醫院的幾個醫生忙手忙腳外,圍觀的人看那慘狀腿子都打顫。
喝得暈乎乎的張華軍正好路過,一見這架勢,把袖子一挽,鉆進去就幫忙。
當時那車上,是活人壓死人,死人壓活人,還有半死不活的在呻吟,血流得到處都是,誰見了誰磕磣。
張華軍不怕,在醫生的指導下,抓起傷者就往擔架上抬,有的傷者殺豬般的慘叫,連醫生的手都發軟了,張華軍卻怒目圓睜,吼道:“叫毛啊叫,這會兒不受點痛,呆會兒連痛都沒得受,直接見閻王!”
這話實在,叫痛的只好咬著嘴唇憋住。張華軍一直沒停歇,臉上全是汗,汗滴下來就用血手一抹,血紅的臉直看得旁人心驚肉跳。
俗話說膽大贏錢、量大喝酒,張華軍干事業也膽大。這年,張華軍不知從哪兒聽到一個消息,說養蛇能掙錢,蛇毒的價兒堪比黃金,找內行人一問,還真是那么回事。
還沒出半月的工夫,張華軍就養起蛇來。這養蛇可不比養兔養羊,一般人連想都不敢想,據說他在購蛇苗的地方只培訓了大半天,掌握“要領”后,就敢直接把蛇往籠子里抓,像抓草繩一般。
自從養了蛇后,張華軍也夠辛苦的,投食喂料、觀察長勢,做得一絲不茍。到了取蛇毒的季節,他親自動手,那場景直叫人頭皮發麻。
一大堆蛇在地上緩緩的蠕動著,不時的吐著信子,張華軍也不知用了什么法子,叫那些蛇乖乖聽話,他連看都不看,隨手抓上一條,用手指扣住蛇的頸部,那蛇張開大口,上顎的兩只尖毒牙一下子便亮了出來,這時張華軍將毒牙釘在瓶口邊,那毒液便順著瓶壁直流到瓶底。
噴過毒的蛇很虛弱,必須補充營養。張華軍也不虧待它們,將捕來的老鼠、買來的肉食投放到蛇圈里。
看得多了,張華軍也麻木了,只想著他的蛇毒能換來多少錢。那幾年養蛇,的確給張華軍帶來不少收入,他的蛇場規模也逐漸擴大,成了遠近聞名的“蛇王”。
人一發財,旁人難免眼紅,可這叫人汗毛倒豎的動物想想就磣得慌,也沒人跟張華軍搶飯碗。張華軍心里亮堂得很,僅靠膽大是不成的,他還有一個不傳之秘,那便是對付蛇的辦法。
一般養蛇人抓蛇,是了解蛇的習性后,盡可能避開蛇攻擊人的幾個關鍵要素,為以防萬一,還備了許多蛇毒的解藥。
張華軍卻有些不同,他曾花重金在耍蛇的藝人那里求來鎮蛇的藥物,只知道其中有雄黃、半邊蓮、七葉一枝花……將藥物熬制成水后,每次抓蛇取毒就將手放在藥水里浸泡,之后將手伸到蛇圈里,能將群蛇逼得節節后退。
張華軍春風得意沒幾年,沒料想蛇場卻經受了一次經濟重創。那年,也不知怎么回事,眼見著到了手的蛇毒突然掉價,一直等待大半年,價格不僅沒有反彈,而且最終跌進了底谷。
好在自己還有些實力,當年虧本后,張華軍決定采用老一輩的經營策略,逢俏不趕,逢滯不丟,頂風冒險將蛇場擴大一倍,想第二年翻本,將虧損一次性彌補回來。
算盤是如意的,可惜天不從人愿,到了第二年,蛇毒價格依舊萎靡不振,張華軍把前幾年賺的錢也虧得一干二凈。他這一把賭得也夠大的,市場無情,偏偏這年餌料價漲得厲害,兩相一湊,虧損的缺口拉得更大了。
張華軍連年遭受打擊,完全沒有了當年的豪情,一怒之下,他賣掉了很多蛇以減少支出。這些蛇都被賣進了縣城的餐館,一時間,縣城竟刮起一股吃蛇風,煎炸燉煮五花八門。
正是蛇產卵的季節,沒多久,一條條小蛇便破殼而出。慘重的經濟損失激起了張華軍的怒火,再看一條條蚯蚓般的小蛇,他更是氣不打一處來。若是蛇毒行情好的時候,這個簡直求之不得,可眼下這些小蛇就是累贅。
于是,張華軍把牙一咬,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滅掉這些小蛇!
手在鎮蛇藥水里泡了很久,張華軍出手了,很輕松的將一條條小蛇掐死,邊掐邊吼:“叫你不爭氣,叫你不爭氣!”
正掐得歡,蛇群躁動起來,一條條蛇突然高昂著頭,齊刷刷朝張華軍吐著火紅的信子。一向膽大的張華軍也嚇得一身冷汗,他記得那位耍蛇賣藝的師傅曾提起過,這樣的場景很難遇到,但遇到就不好收場,蛇是報復心很強的動物,但如果不徹底激怒它們,它們也絕不會群起而攻之。
一群蛇不約而同的慢慢朝張華軍游過來,張華軍慌神了,端起裝鎮蛇藥水的盆子,將一整盆水在空中旋了一個半圓,潑灑在蛇群里。
這下可炸了窩,蛇群只混亂片刻,竟發瘋似的從四面八方朝張華軍沖過來,張華軍邁開大步想奪門而逃,卻為時已晚,那些蛇瞬間便纏滿了張華軍全身。
恐怖的慘叫引來了鎮上的街坊領居,張華軍死后的慘狀,叫他們終身難忘:他身上居然沒有一處完整的地方,全是小窟眼兒,比篩子眼還密集,沒一會兒,他的身體便開始發黑發腫,不成人形。
嚇呆的大家伙兒這才想到尋找罪魁禍首,竟驚奇的發現,張華軍圈養的蛇不知什么時候已悄悄溜走,角角落落都搜索遍了,卻不知所蹤……
人要想平安吉祥過一生,明白因果,順應因果,至關重要,因為善報或惡報,都取決于你種下的是善因還是惡因,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只有明白了,才能以正確的方式去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