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由豆包AI制作
氣溫升高,蛇類頻頻出動覓食,市民碰上“蛇出沒”的情況逐漸增多:5月12日,集美水晶湖郡小區,有居民不小心踩到蛇,雖沒受傷,卻仍心有余悸;此前,翔安一小區,蜷縮在電梯角落的小蛇,也讓業主連連驚叫……遇到蛇如何正確應對?記者請教專業人士,給市民做提醒。
5月12日,集美水晶湖郡小區,一條在大堂附近人行道上蜿蜒行進的舟山眼鏡蛇,引發業主討論。“有人踩到它!還好沒被咬……”小區居民曾女士說。同一天,還有居民在小區其他位置看到了另一條舟山眼鏡蛇的身影——彼時,它正貼著路沿,向前蠕動。
自氣溫上升后,翔安區動物保護協會也接連接到了與蛇相關的警情。5月14日晚,翔安馬巷,一條舟山眼鏡蛇鉆進居民自建房內;此前,翔安新圩,有居民在電梯角落里發現了蜷縮的小蛇……
“舟山眼鏡蛇是廈門較為常見的毒蛇。它的身上有細環紋,受到威脅時,頭部會抬起并擴張成扁平狀。”翔安區動物保護協會會長林晟說。
廈門蓮花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劉景富提醒,若被蛇咬傷,應盡快就醫;盡量拍下蛇的樣子,以便醫生識別蛇毒種類。此外,不要用酒精消毒、冰敷,也不要用嘴吮吸。
目前,廈大附屬第一醫院、廈大附屬中山醫院、廈門市中醫院、廈門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蓮花醫院等均備有蛇毒血清,醫生會根據市民情況針對性地使用。
(廈門日報記者 羅子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