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卓航 封面新聞記者 徐慶
今年5月12日是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排查身邊災害隱患”,5月12日至18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連日來,瀘州市“防災減災科普進校園區縣行”活動走進三區四縣部分中小學校,應急管理、教育體育、消防救援、衛生健康、公安交警等部門組成的防災減災宣講團“送教上門”,讓孩子們在學習體驗中“辨”災害隱患,“識”避險路徑,“觀”應急裝備,“玩”安全游戲,不斷增強自救互救逃生避險技能。
瀘州市“防災減災科普進校園區縣行”活動進學校。
“大家知道山體滑坡前有什么前兆嗎?”“我知道,河水突然變渾濁,動植物出現異常反應......”當前正值主汛期,防汛減災知識科普也是此次“送教上門”的重點內容之一。在龍馬高中學府路學校,山洪災害安全小課堂通過你問我答、互動講解等形式,將山洪災害自救“看、聽、跑、救、防”知識帶給師生。
瀘州市“防災減災科普進校園區縣行”活動進學校。
文明交通,安全出行。在道路交通安全課堂上,納溪區天仙中學的孩子們通過傾聽“車輛盲區如何識別”“一盔一帶要牢記”等知識點,深刻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一名學生說:“我們應該遵守交通規則。每個司機多等幾秒,城市的安全就會更多一點。”
同時,《地震逃生》《急救技能》《消防器材使用》等防災減災“科普套餐”依次“投喂”,災害隱患是什么、在哪里、怎么查找、如何逃生避險,也讓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
瀘州市“防災減災科普進校園區縣行”活動進學校。
此外,區縣行活動還設計了實景體驗、安全有獎問答、應急疏散演練等環節,讓防災減災科普可感可觀可參與。
“同學們,應急疏散演練即將開始,要記住‘伏地、遮擋、手抓牢’動作要領。”在古藺縣龍山初級中學校,隨著警報響起,各班學生在老師引導下迅速抱頭躲在課桌下,用書本護著頭部,隨后按照預定路線,彎腰低姿撤離至操場安全區域,整個過程僅用時2分18秒。
“遇到泥石流應該往哪個方向逃生?”“家庭火災初期應該如何處置?”在合江縣白沙中學防災減災知識競答現場,主持人話音未落,競答臺前孩子們或眉頭緊鎖、快速思考,或自信滿滿、脫口而出,整個競答現場氣氛十分熱烈。
在瀘縣二外梁才學校,煙霧逃生體驗屋吸引了大批孩子前來“打卡”。大家在模擬的火災煙霧環境中,掩住口鼻,摸索前行,直至找到出口。“置身于烏漆麻黑的屋子里,眼前一片模糊,煙霧彌漫,讓人窒息。”通過實景體驗,孩子們深刻感受到火災的恐怖,紛紛表示“原來危險就在身邊,安全無小事!”
在急救知識學習區,應急志愿者手把手教授施救手法和注意事項;在救災帳篷搭建區,大家齊心協力體驗著“救災”志愿者的艱苦和奉獻;在應急救援裝備展示區域,孩子們直呼“太酷啦,長大要當消防員!”在安全知識文化長廊,一幅幅生動的防災減災圖片,讓安全宣傳和應急科普更加立體鮮活......
“我們希望用孩子們容易接受的方式開展防災減災宣傳,在寓教于樂中讓學生真正學到安全知識,從而做到知危險、會避險、能應急。”瀘州市應急管理局減災救災與物資保障科科長熊萬銀表示,將持續開展防災減災進校園活動,通過“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
此外,本輪“防災減災科普進校園區縣行”活動還通過網絡直播、釘釘在線觀看等方式,全市學校線上推送《防災減災公開課》,累計吸引超30萬人次觀看;開展宣講、培訓等活動567場次,47.4萬余人次參與,發放宣傳材料35.5萬余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