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晚,ST張家界(000430.SZ)發布公告稱,公司及子公司被湖南建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湖南建工”)起訴至張家界市中級人民法院,涉訴金額高達3.86億元。5月16日午間收盤,張家界股價7.45元/股,跌幅2.87%,總市值30.16億元。
2024年年報顯示,張家界流動負債高達69.95億元,流動資產僅有1.01億元。五年累虧13.09億元的張家界已經于2024年10月啟動預重整。
根據5月15日的公告,2016年6月,ST張家界、湖南建工與上海市政總院簽訂《建設項目工程總承包合同》,約定由湖南建工負責張家界市南門口特色街區項目施工(即大庸古城項目),上海市政總院負責設計,ST張家界授權大庸古城作為合同履行主體,案涉工程總工期1744天。湖南建工認為,因被告與第三人的共同過錯導致工期延誤共計1070天,自身遭受重大損失,故而請求被告及第三人承擔相應賠償責任。
2024年12月,湖南建工同時向大庸古城管理人和ST張家界預重整臨時管理人申報破產債權,申報金額共計5.3億元。經審查,大庸古城管理人確認破產債權金額1.44億元,未予確認金額3.86億元。這才有了此次訴訟,湖南建工提出多項訴求,包括請求確認對大庸古城享有3.86億元的破產債權;確認就上述債權中的3.24億元在大庸古城破產債權中享有優先受償權;判令ST張家界對大庸古城的上述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張家界在公告中表示,上述訴訟案件尚未開庭審理,對公司本期利潤或期后利潤的影響尚有不確定性,最終實際影響需以法院判決為準。
張家界2024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4.32億元,同比增長2.77%,然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虧損卻高達5.82億元,同比增虧143.22%。2024年,張家界對大庸古城資產組計提減值金額達4.78億元,幾乎吞噬了上市公司全部利潤。張家界已連續五年虧損,合計超13億元。
近年來,于張家界而言,大庸古城好似一個“無底洞”,拖累其整體發展。首先,大庸古城延期開業近三年,“回血”進度推遲,給公司資金流帶來壓力。其次,自2021年試運營以來,大庸古城實際表現遠不及預期。有分析人士指出,大庸古城的定位和運營模式存在缺陷,缺乏差異性。早在2023年,就有數據顯示,我國共有2800多座已開發或正在開發的仿古小鎮,競爭激烈。大庸古城近年來游客稀少,營收慘淡。2024年,大庸古城實現營收414.24萬元,同比減少20.47%;實現凈利潤-5.96億元,虧損金額同比翻倍。
年報顯示,截至2024年末,張家界資產負債率高達86.12%,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較上年末增加22.83%,占公司總資產比重上升6.49%,短債償還壓力巨大。
會計師事務所對張家界2024年財報的審計報告提到,公司部分銀行借款逾期,發生多起訴訟,部分銀行賬戶被凍結,流動負債高于流動資產5.98億元,連續五年虧損。公司于2024年10月16日收到張家界中院送達的《通知書》和《決定書》,申請人以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向張家界中院申請對公司進行預重整及重整。這些事項表明存在可能導致對公司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慮的重大不確定性。
根據張家界此前公告,該公司預重整期間延長至2025年7月16日。目前,張家界尚未收到法院關于受理重整申請的文書,能否進入重整程序仍存在不確定性。
(作者 葉心冉)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葉心冉
華東新聞中心記者 關注華東地區上市公司,重點在消費、制造領域,善于捕捉熱點,追蹤有趣之事。新聞線索聯系郵箱:yexinran@eeo.com.c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