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鼎湖陳女士來到鼎湖區永安鎮人民調解委員會,對調解人員報以衷心的感謝:“多虧你們的調解,讓我這個長達7年的官司糾紛得到解決,也解開了我多年的心結!”望著陳女士開心的笑容,調解員如釋重負。
鼎湖區永安鎮調委會工作人員正在調解中。 受訪者供圖
在日常工作中,永安鎮人民調解委員會堅持靈活運用包公“和解文化”理念,成功化解了一宗宗矛盾糾紛,讓當事雙方握手言和,和氣收場,確保了社會穩定和諧。
“包公和解文化主要體現在‘以和為貴’‘致力中和’‘別中求和’‘和而不同’等方面,這些理念不僅體現了包公在處理案件時的智慧和策略,也在現代社會中被廣泛應用于調解工作,特別是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永安鎮司法所所長張綿釗告訴記者,在實際工作中,調解員根據不同的狀況,靈活運用,促成和解。
像上述案例,7年前,陳女士的丈夫謝某和另一方文某發生了交通事故,產生了賠償問題,盡管法院判決文某向謝某支付賠償款7萬多元,但文某名下無任何可供執行的財產,法院也只能凍結其銀行卡,案件的執行工作自此陷入了僵局。后來謝某因病過世,事情也沒有得到解決。
今年3月,陳女士聽聞永安鎮人民調解委員會能夠提供免費調解服務,于是抱著一絲希望,向調委會提出了調解申請。調委會第一時間安排調解員對文某展開全面調查,經過多次耐心勸導,文某終于轉變了態度,同意與陳女士面對面溝通協商。
由于文某經濟困難,調解員從情理的角度勸說陳女士,希望在賠償金額方面給予一定的通融,獲得了陳女士同意,適當減免利息。隨后,調解員又從法律層面告誡文某:“償還債務是法定的義務,不能因為家庭困難就選擇逃避?!币粊硪煌瑴嘏脑捳Z,理性的分析,慢慢融化了雙方心中的堅冰。經過多輪調解,切實解決了雙方的實際問題,解決了長達7年的糾紛。
“‘以和為貴’是包公和解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強調在處理糾紛時,盡量通過和解的方式解決問題,避免沖突升級。通過講透法律政策、情理關系,引導當事人通過協商達成和解,避免矛盾激化。”張綿釗如是說。
永安鎮某社區的歐伯與其大兒子之間因家庭瑣事多次發生爭執,父子關系惡化,歐伯還暫停了其大兒子居住房屋的供電,雙方多次通過居委會、供電所等尋求解決,但始終未果。
今年2月,歐伯來到調委會尋求幫助。調委會迅速行動,并邀請村(社區)法律顧問參與調解工作。調解員通過深入了解案情,采取了分開談心、逐步化解的策略。
調解員以法理與情理相結合的方式勸解,使歐伯態度逐漸松動。隨后,調解員與歐伯的大兒子及其家人溝通,鼓勵他們通過實際行動爭取父親的原諒。
通過調解員的不懈努力,歐伯大兒子夫婦主動寫了道歉信,并帶著孩子當面向歐伯賠禮道歉。最終,父子雙方解開了多年積壓的心結,歐伯簽署恢復供電申請書,家庭重新恢復了溫馨與和睦。
來源:肇慶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 楊永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