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家住德州市德城區運河街道鹽店口社區的許迎春,一大早便等著“六助”服務人員上門來做清潔。76歲的許迎春是城市低保對象,因腿腳不便,家里的衛生保潔成了問題。見天氣轉暖,他便撥打了區里的12343服務熱線,預約了助潔服務。
德城區是德州市首個為60歲以上城鄉低保、分散供養特困人員開展“互聯網+居家服務”的縣市區。自2019年起,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為困難老人提供助浴、助潔、助急、助醫、助餐、助行等居家服務。而在武城縣,則針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照料服務不專業、資金使用質效低等問題,2023年以來在全市率先實施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社會化照料服務項目,將分散供養照料護理費統籌使用,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委托第三方機構開展生活照料、住院陪護服務。目前,全縣520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選擇該服務模式,覆蓋率達80%,累計開展服務4.5萬余小時。
“隨著社會進步,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的同時,在精神關愛、社會融入和自我發展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單一的物質幫扶已經無法滿足救助對象多樣化需求。在福彩公益金的助力下,我們探索‘物質+服務’的救助方式,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為困難群眾提供就業指導、心理疏導等多元化服務。”德州市民政局社會救助科科長張偉介紹。此外,德州市建立“大救助+司法救助”“大救助+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大救助+困難職工救助”等專項服務體系,提供法律援助1200人次;創新發展型幫扶,全面推行“大救助+控輟保學”“大救助+就業車間”“大救助+居家靈活就業”等12個幫扶示范點項目,創新造血式幫扶模式,開發民政互助公益崗,近2000名低保、特困人員實現了“家門口”就業;拓展服務型幫扶,扎實開展“大救助+”試點項目,在智慧養老、“微心愿”、德關愛、慈善籌等方面,豐富平臺承載功能。去年,全市“微心愿”服務申請數量7328個、完成心愿2505個。
2024年,德州市投入福彩公益金1561萬元,救助全市困難群眾18.9萬人次。在福彩公益金的助力下,該市民政部門持續完善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深化困難群眾兜底保障機制,與醫療、教育、司法、住房等部門協同聯動,引導社會組織、愛心人士等社會力量參與,促進多方救助融合銜接,形成弱有眾扶的“一張幸福清單”。
(來源:《大眾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