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楊曉彤 通訊員徐雅婷 5月16日,全國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校第31協同組年會暨廣東省中小學科學教育實驗區(天河區)科學教育展示交流活動在廣州奧林匹克中學智谷校區拉開帷幕。本次活動為期4天,以“加強科學教育,落實國家課程”為主題,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專家和一線教師,共同探討科學教育高質發展的新路徑,為中小學科學教育發展注入新動力。
天河區教育局黨組書記劉開勤在致辭中強調,科學教育是培育創新能力、筑牢人才強國根基的關鍵,在“雙減”背景下,需落實“做好科學教育加法”。近年來,天河區以“三強化、三融合”構建全學段科學教育生態鏈,打造“天河少年科學院”等品牌,形成了“政-校-研-企”協同育人的天河模式。“天河正以科學教育為支點,努力為教育強國建設貢獻基層樣本。”劉開勤說。
活動現場舉行了“天河區中小學科學教育指導中心”揭牌儀式,標志著天河區科學教育工作邁向了規范化、體系化的新階段。
華南理工大學教授、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李烈軍帶來了題為《國內外新材料發展趨勢與廣東新材料產業發展》的主旨報告。他提及新材料產業是廣東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分析了科學教育與產業升級的緊密關聯,明確了培養“面向未來”的科學人才的重要意義。
教育部基礎教育科學教學指導專委會主任委員、北京師范大學科學教育研究院院長鄭永和教授帶來了題為《在科學教育中統籌工程技術教育的探索與發展》的主旨報告。他從理論架構到實踐路徑闡述了工程技術教育的實施策略,為科學教育提供了新視野。
廣東省中小學科學教育指導中心副主任、華南師范大學物理學院黨委副書記王豐以《“三維六翼”科學教育生態體系構建與實踐創新》為題發言,她表示,在政策背景下,針對廣東科學教育短板,華南師大構建了“三維六翼”科學教育發展框架,以點帶面,統籌兼顧,著力打造“大中小融通·校內外聯動·粵港澳協同”的大灣區科學教育生態體系。
此外,教育部基礎教育科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雷曉暉、廣州奧林匹克中學校長鄧清平、沈撫育才實驗學校校長蘇振敏就各區域、各校的科學教育經驗作分享。
“‘人人科學’是廣奧的科學教育理念。”在接受采訪時,廣州奧林匹克中學黨委書記汪明微介紹,“科學+”是學校的特色發展目標,也是學校發展的一張名片,通過開展科技運動會等品牌科技特色項目,帶動天河東部教育發展。同時,科學探究思維也是廣奧的教學目標,“抓科學教育就是在抓教學質量提升,就是在培養創新人才。學校還以課程建設為抓手,打造‘行知創’的科學課程體系,豐富校企和校院課程,為培養創新人才提供實踐場域。”
本次活動共持續4天,將以分論壇形式展開深入交流和研討,16所學校代表將分享科學教育的探索經驗。天河區教育發展研究院和廣州奧林匹克中學組織了24節涵蓋各學科的展示課和說播課,將全方位展示以廣州奧林匹克中學為代表的天河區中小學“學科+科學”、“科學+項目”科學教育課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