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0年至1996年間,Saturn首次推出了運動型雙門轎跑SC,這是其首批S?Series系列車型之一,標志著Saturn向緊湊型家用轎車市場的正式進軍。SC外覆防凹塑料車身板,實現了輕量化與耐用性的平衡;首代SC既滿足了消費者對運動性能的追求,也兼顧了燃油經濟性與可靠性。
Saturn S?Series系列于1991年正式上市,其中包括雙門轎跑SC、四門轎車SL及后期加入的五門旅行車SW,共同使用GM Z平臺和Saturn 1.9L原廠發動機。Saturn品牌自1985年創立以來,以“無討價還價”購車體驗著稱,S?Series則是其開山之作。首批S?Series車型于1990年7月30日在田納西州Spring?Hill工廠下線,迅速在北美緊湊型轎車市場贏得關注。
首代SC的生產周期為1990–1996年,全系僅提供兩門轎跑車身。車身尺寸方面,軸距為2,520mm,1990–1993款車長約4,465mm,1994–1996款根據車型(SC1/SC2)分別為4,399m和4,435mm,寬度為1,717mm,高度約1,285mm。整車采用前置橫置發動機、前輪驅動布局,以及空間梁式車身結構,并在側圍板、引擎蓋和后備廂蓋等外覆耐用塑料面板,既降低了車身重量,也大幅提升了抗凹損和防腐蝕能力。
首代SC全系均搭載Saturn自主研發的1.9L四缸發動機,其中高性能版本SC2使用雙頂置凸輪軸設計,其LL0型號在1990–1992年款可輸出約123馬力,匹配五速手動或四速自動變速箱,以兼顧加速性能與日常經濟性。1993年引入的SC1則采用單頂置凸輪軸LK0 型發動機,初期輸出約85馬力,至1995年隨著多點噴射系統升級,動力提升至約100馬力。傳動系統方面,SOHC車型標配五速MP2手動或四速MP6自動變速箱,DOHC車型則配備齒比更偏運動的五速MP3手動或四速MP7自動變速箱。
在配置上,SC2作為高配運動版,標配15英寸鋼圈、后穩定桿,并可選裝后盤式制動器、電動門鎖、后擋風玻璃除霜、天窗等配置;SC1則以更實惠的定價搭配基本舒適性配置,滿足日常通勤需求。至1995年款,全系升級了前排乘客側氣囊,并在內飾上引入更為圓潤的儀表板設計與雙氣囊方向盤,進一步提升了安全性與駕乘體驗。
首代SC的整備質量約在1,040–1,096kg之間,根據不同動力版本和配置略有差異。搭載手動變速箱的SOHC車型在EPA測試中最高可實現公路油耗約5.9L/100?km,而SC2自動版的零百加速成績約為9.1秒。懸架調校偏向舒適與穩健,操控反饋輕巧直接,但受到小型車身限制造成的后排空間局促以及隔音水平一般的影響。
在北美市場,首代SC的主要競爭對手包括道奇/普利茅斯Neon、雪佛蘭Beretta以及本田思域(參數丨圖片)等緊湊型雙門轎跑。憑借“德國小車”般的行駛質感、可靠的發動機與塑料防凹面板技術,SC贏得了不少車主好評;不過其電氣系統偶有小故障、后排空間表現一般也成為用戶反饋中的不足。
首代SC成功奠定了Saturn “耐用塑料外殼+人性化購車體驗” 的品牌基調,其1.9L模塊化發動機和Z平臺架構也被后續的Ion、Vue等車型沿用和發展。2003 年,Saturn以Ion系列替代了S?Series,實現了技術與設計的全面升級。時至今日,首代SC憑借其獨特的塑料面板造型、簡潔的內飾布局和易于維護的特性,已成為小眾車迷群體中的經典收藏佳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