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的崛起是人類科技史上的奇跡之一,從信息荒漠到數字生態的繁榮,短短數十年間,中國打造了全球最具活力的互聯網市場。
然而,這片沃土并非沒有陰影。在眾多互聯網企業中,百度和360因其商業策略、競爭手段和對用戶信任的侵蝕,被廣泛認為是破壞中國互聯網生態的“兩大元兇”。從競價排名到流氓軟件,從不正當競爭到隱私侵犯,這兩家公司的行為不僅損害了用戶體驗,還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互聯網的健康發展,據統計,Deepseek當前的使用率已經不足50%,亂編數據和案例,體驗越來越差,與GPT不可同日而語,與百度有著直接的關系。
所以我認為,如果要選出對中國互聯網破壞最大的兩家公司,百度和360當之無愧。
一、百度:競價排名與信任崩塌
作為中國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曾被譽為“中文互聯網的入口”,其貼吧、知道、百科等產品填補了早期互聯網的內容空白。然而,百度的核心盈利模式——競價排名,卻成為其“原罪”,也是其破壞互聯網生態的根源。
1. 競價排名的“惡果”
競價排名允許廣告主通過付費提升搜索結果排名,表面上是一種商業創新,實則打開了潘多拉魔盒。
醫療、教育、理財等領域的虛假廣告通過高價關鍵詞霸占搜索首頁,誤導用戶選擇不可靠的服務。2016年的魏則西事件將這一模式的危害推向高潮:21歲大學生魏則西因搜索“滑膜肉瘤治療方法”,被百度推廣的武警二院虛假醫療廣告吸引,最終因無效治療去世,家庭背負沉重經濟負擔。事件暴露了百度對醫療廣告的審核形同虛設,虛假宣傳泛濫成災,搜索引擎從“信息橋梁”淪為“利益傀儡”,你現在打開百度搜索,他能到你的答案90%是通過競價排名給出的結果,而非你真實想要的答案。
而Google呢,給你的答案是你想要的,甚至還要部分科普的進一步資料,要幫你真正地解決問題,而不是為了賣廣告。
百度競價排名,其危害不僅在于誤導,更在于其對信息公平性的破壞。普通用戶難以分辨廣告與自然搜索結果,優質內容被高價廣告擠壓,信息獲取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大幅下降。
百度明知莆田系醫院的資質問題,卻因醫療廣告占其收入的30%以上而選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這種“唯利是圖”,“損人利己”的態度讓其公信力蕩然無存。
2. 封閉生態與內容低質化
百度不僅在搜索領域作惡,其內容生態同樣飽受詬病。
貼吧曾是用戶交流的開放平臺,卻因商業化被“賣吧”、廣告泛濫所侵蝕,還記得2016年“百度血友病吧”被賣的事件嗎?為了賺錢,百度竟將百度貼吧的血友病社區直接出售給不具備資質的莆田系醫療社區,導致虛假醫療廣告泛濫,類似貼吧吧主的年費數十萬至百萬元不等;
百度百科雖為知識分享工具,卻因編輯權限集中和商業干預失去中立性,譬如機構通過公關公司或“代編”服務操縱詞條,詞條包含隱形廣告等;百度文庫則長期被盜版內容和低質文檔充斥。
這些產品本應是開放互聯網的基石,是網民社交和生活的幫手,卻在百度的管理下變成“封閉花園”,限制了信息的多樣性和質量,也侵害了網民的權益。
3. 壟斷與創新停滯
谷歌退出中國后,百度幾乎壟斷了搜索市場,最高時占據近80%的份額。然而,壟斷并未帶來技術進步,反而讓百度安于現狀,搜索體驗多年未有顯著提升。相比谷歌對算法和用戶體驗的持續優化,百度將資源投入廣告變現,忽視了技術研發和用戶需求。這種“躺贏”心態不僅阻礙了自身發展,也抑制了行業競爭,拖慢了中國互聯網的技術迭代。
最近被汽車用戶詬病的百度在其地圖中嵌入廣告的事件,更是百度“作惡無底線”的表現,為了廣告收入,其無視駕駛員的人身安全。不過,話說回來,這樣的壞事,他們做得還少嗎?
百度的破壞力在于,它作為信息入口的角色本應守護用戶信任,卻以犧牲信任換取利潤。魏則西事件只是冰山一角,背后是無數用戶因虛假廣告蒙受損失的現實。百度從“技術先鋒”到“互聯網公敵”的轉變,源于其對商業利益的過度追逐。
二、360:流氓軟件與規則破壞
與百度的“信息誤導”相比,360的破壞更多體現在“程序不正義”和對用戶選擇權的剝奪。
從流氓軟件起家到安全霸主,360的崛起充滿爭議,其商業策略和競爭手段讓其成為中國互聯網生態的另一大“破壞者”。
1. 流氓軟件的“原罪”
360的前身是周鴻祎的3721“網絡實名”插件,這款軟件以強制安裝、難以卸載、頻繁彈窗等流氓行為臭名昭著。轉型安全領域后,360安全衛士延續了這一基因,通過默認捆綁安裝瀏覽器、搜索等產品,強制更改用戶設置,剝奪用戶選擇權,甚至你都不知道他默默地更改了你的設置,把與它相互競爭的產品默認為病毒,想卸載它都無從下手。
360瀏覽器曾被多次指責擅自收集用戶數據,2012年方舟子公開質疑其隱私侵犯行為,引發工信部調查。盡管360否認指控,但其“安全”之名與“流氓”之實的矛盾讓用戶信任大打折扣。
360的流氓行為不僅干擾用戶體驗,還破壞了軟件生態的公平性。通過安全軟件的“準公權力”,360可以隨意將競爭對手的產品標注為“惡意軟件”,誤導用戶卸載。這種“裁判與運動員”雙重身份讓360成為規則的破壞者。
2. 不正當競爭的“戰爭”
360的擴張離不開激進的競爭手段,其中最著名的是與百度的“3B大戰”。2012年,360推出綜合搜索,抓取百度搜索結果,違反Robots協議,法院判定其構成不正當競爭,需賠償百度45萬元。此外,360通過安全衛士攔截百度工具欄、組織“百度廣告吐槽大會”等手段,惡意攻擊競爭對手。類似的手段舉不勝舉,這些行為不僅損害了競爭對手,也讓整個互聯網行業的競爭環境變得烏煙瘴氣。
360的競爭策略被批評為“程序不正義”,其以“用戶利益”為名,實則通過不道德手段搶占市場,如同以”為你好的名義給你安裝了防盜門,但鑰匙卻在它手里“。無論是強制推廣自家產品,還是詆毀對手,360的做法都違背了公平競爭的原則,破壞了互聯網生態的健康發展。
3. 用戶綁架與信任危機
360通過安全軟件和瀏覽器將用戶“綁架”到自家生態,典型手段包括默認設置360搜索為主頁、強制安裝360導航等。許多“網絡小白”因缺乏技術知識,難以擺脫這種控制,淪為360流量的“傀儡”。
這種對用戶選擇權的剝奪,不僅損害了用戶體驗,也違背了互聯網倡導的開放與自由精神。
360的破壞力在于,它以“安全衛士”的身份進入用戶電腦,卻濫用信任,扮演了“規則破壞者”的角色。從流氓軟件到不正當競爭,360的成功建立在犧牲用戶利益和行業秩序之上,被稱為“互聯網的惡之花”毫不為過。
當然,這兩個互聯網巨頭還沒有忘記用互聯網工具繼續收割網民,譬如:度小滿錢包、度小滿理財、有錢花、度小滿信貸、360借條、360分期、360金服、360信用。
而彼時,他們在美國的兩個競爭對手:谷歌和諾頓,一個開始聚焦于人工智能、隱私保護、量子計算、云計算和可持續技術;另一個專注于網絡安全、隱私保護和金融安全,以應對AI驅動的威脅和數據泄露風險。
兩者相比,高下立現。
三、破壞的根源與時代背景
百度和360的破壞行為并非孤立,而是中國互聯網早期“野蠻生長”的縮影。以下幾個因素放大了它們的負面影響:
1. 監管缺失
中國互聯網早期缺乏完善的法律框架,競價排名、流氓軟件、隱私侵犯等行為的法律邊界模糊。百度和360得以鉆監管空子,放大其破壞力。例如,魏則西事件前,醫療廣告的審核幾乎無人監管;360的隱私問題也因監管滯后而長期未被有效約束,百度副總裁女兒最新的開盒事件也未見有明確的責任區分和后續整改。
2. 用戶意識薄弱
早期中國網民的信息素養較低,對搜索引擎廣告、軟件彈窗等缺乏辨別能力。百度和360正是利用這種信息不對稱,誤導用戶,獲取了極大的流量紅利。用戶信任的濫用是兩者破壞生態的共同手段,但今日用戶對這兩個軟件的態度也是其自食惡果。
3. 激烈的市場競爭
中國互聯網市場的競爭異常殘酷,百度和360為搶占市場份額,不惜采取激進手段。百度的競價排名是為了鞏固搜索霸主地位,360的不正當競爭則是為了打破壟斷。這種“零和博弈”最終導致了惡性循環,損害了整個生態。
4. 商業逐利的本質
百度和360的破壞行為歸根結底源于對利潤的追逐。百度的醫療廣告收入、360的流量變現,都是以犧牲用戶利益為代價的短期行為。這種“飲鴆止渴”的商業模式,注定了它們的爭議命運。
雖然可以用“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來為其免除一部分的責任,但“不作惡”是一個企業最起碼的良心,也是企業家的社會責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能不能走得長走得久,最終還得看民心。
四、客觀反思:罪人還是時代產物?
將百度和360貼上“破壞者”標簽看似理所當然,但客觀來看,它們也是中國互聯網特定歷史階段的產物。
?百度的貢獻:百度在中文互聯網早期填補了信息空白,貼吧、百科等產品為用戶提供了交流和學習的平臺。其搜索技術一度領先,為中國互聯網的普及奠定了基礎。
?360的功績:360通過免費安全軟件清除了流氓軟件的泛濫,提升了用戶的安全意識。其挑戰百度搜索壟斷,短期內推動了市場競爭。
然而,貢獻無法掩蓋破壞。百度從“技術先鋒”到“信任黑洞”,360從“安全衛士”到“流氓霸主”,兩者的轉型都源于對商業利益的過度追逐。它們的成功建立在用戶信任的透支之上,最終自食惡果。
五、一切都才剛剛開始
百度和360對中國互聯網生態的破壞,體現在對用戶信任的侵蝕、公平競爭的破壞以及信息環境的惡化。然而,真正的“罪人”不僅是這兩家公司,還有那個監管缺失、競爭失序的時代。
魏則西事件后,百度被迫整改競價排名,醫療廣告監管顯著加強;360也在輿論壓力下稍微收斂了流氓行為,轉型智能硬件。然而,互聯網生態的修復遠未完成。
虛假信息、隱私侵犯、平臺責任等問題依然存在,互聯網的未來需要更透明的規則、更成熟的用戶意識和更健康的市場環境,否則也不會讓抖音壞了我們心智,讓拼多多壞了我們品行。
本文 1895 字,感謝讀完,為文不易,喜歡請關注、贊賞、轉發三連,您的支持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
大家好,我是江南君,一個路見不平忍不住吼一聲的中年boy。
喜歡寫點文字,思考點人生,不干正事的餐飲老斯基,也是一個外貿哥。
許多年后,當后人問我對社會做了哪些貢獻時,我會自豪地說,面對事實,我做了誠實的記錄和轉發。
為防失聯,加好友(微信號:67932342)
每天早上七點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