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剛過,江蘇揚州一位80歲的盲人老人,去營業廳辦手機卡,坐在柜臺前,把身份證和殘疾證都遞上去了。工作人員看了一眼,說了句:“需要刷臉認證,請您睜開眼。”
老人平靜地回答:“我從小沒有眼球,睜不開。”
對方沒猶豫:“那不好意思,系統不給過,不能辦。”
這不是開玩笑,這是現實,就發生在我們以為早已數字化、人性化的今天。
老人不是不配合,不是耍賴,更不是來“碰瓷”。他親自到場,證件齊全,也沒要求任何“特殊待遇”。可就是因為他睜不開眼,系統判定無法完成“活體識別”,于是整套流程直接卡死,唯一的結果——辦不了。
諷刺的是,最后卡是他女婿替他辦的。
人坐在這兒,機器說不行;另一個人來,機器就過了。
這不是技術問題,是執行問題,是整個服務體系默認每個用戶都能“正常睜眼”的問題。而任何偏離了這個默認狀態的人,就被標注成“異常”。
人民日報在報道此事時用了三個字——“太過分”。這話不重,因為它不是批評誰,而是對整個辦事流程的無奈控訴。
現實不是沒解決辦法。央視記者隨后致電該運營商其他網點,結果發現:不是所有營業廳都這么死板。有的工作人員明確說,“只要帶殘疾證和身份證,拍照存檔就能處理,不需要刷臉。”
這說明什么?不是政策沒給通道,是有人根本不愿告訴你有這條通道。
在技術覆蓋一切的今天,最怕的就是一句“按規定辦事”。它看起來公正,其實是最省事的推責方式。你越不講人情,就越能確保自己“程序沒錯”。問題是:制度的初衷,是為了更高效地解決人,而不是理直氣壯地“把人攔在流程外”。
別忘了,就在這個事情曝光之后不到一個月,2025年6月1日即將施行的《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安全管理辦法》中明確寫道:非必要不得將人臉識別作為唯一驗證方式,尤其應保障殘障人士和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也就是說,政策早就意識到問題,法律早就給出方向,可基層執行仍然“只認系統不認人”。
我們很熟悉這樣的場景——拿著證件也不行,“你得照系統要求來”;系統刷不過,“那你找別人來辦”;明明本人就在面前,流程就是不給過。
這樣的邏輯說到底就一句話:你如果不是系統里設定的“標準用戶”,那就別怪我服務不了你。
可誰是標準用戶?年輕、健全、會用智能設備?那剩下的老人、殘疾人怎么辦?
你以為這是小概率事件,其實不然。只要你身邊有老人,就知道養老金、醫保、社保、銀行開戶、掛號就診,哪個不是被“刷臉”“驗證碼”“活體識別”反復折騰過?只是他們沒發聲、不會上網說,所以沒人聽見。
技術進步的原意,是讓服務更便捷。可現在的很多技術,被當成了擋箭牌。一句話“刷臉必需”,就把所有不符合系統的人隔離在外。流程倒是順了,但人被流程扔下了。
央視評論曾提過一句特別實在的話:“技術不是免責的遮羞布,不能用它把所有責任都轉嫁給系統。”但我們看到太多服務現場早已變味兒——一切以“識別通過”為唯一標準,連“人”都變成了“認證對象”,一旦識別失敗,就不管不問。
問題不在技術有缺陷,而在于系統有沒有為“特殊人”預留路徑。
很多人會問,那不能通融一下嗎?可現實是,絕大多數窗口人員壓根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盲人刷臉失敗”這種場景,因為培訓流程里從沒講過。只告訴他們——“這個刷不過,那就不辦了”。
你說這個制度冷嗎?它不是冷,是懶。懶得設計備選方案,懶得多承擔一次責任。你看著是機器沒識別,其實是人不想幫你解決。
這事如果不是人民日報、央廣、央視都出來說話了,怕是早就被糊弄過去了。老百姓的委屈太多,不是每一次都有媒體站出來替你發聲。
你可能也碰到過:老人在銀行被要求“刷臉認證”,反復失敗,最后被要求“帶上年輕人再來”;醫院掛號機卡住身份證,“識別失敗請重試”;小區門口不認照片,非得站在攝像頭前“眨眼微笑”。
我們已經活在一個人不如算法標準的時代了。
可別忘了,系統里沒眼球的盲人、面部損傷的患者、癱瘓無法動作的老人,他們不是“不合格用戶”,他們是這個社會里最需要服務、最該被溫柔對待的那一群人。
你可以繼續升級系統,但不能忘了留下手動開關。
你可以提高識別標準,但不能否定一個真實站在你面前、帶著證件的老人。
技術服務人,是前提;不是拿人去適配技術。
今天是一個盲人被要求睜眼,明天可能就是你爸媽被要求“搖頭眨眼”,后天就是你自己,站在窗口面前,因為臉上多了條疤、少了個表情,而被系統打回。
你能接受那一刻嗎?
所以這事不只是一個老人辦卡的問題,而是我們每一個人,在不久的將來,是不是都有被系統“認定失敗”的那一刻。
人不是為機器準備的;服務流程也不是只為標準人群設計的。
如果一個人到場,拿著身份證、殘疾證,還要被系統判“無效”——
那這個社會到底是誰的系統?
如果你有類似經歷,或者你家人也被類似技術“擋住了門”,評論區歡迎你留言。我們不是來抱怨的,是來提醒:別讓技術,把人擋在文明之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