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儀隴縣賽金鎮
高新農民專業合作社水稻種植基地
片片稻田泛起層層綠浪
一株株秧苗在陽光雨露的滋養下奮力生長
滿眼蔥郁間
藏著鄉村振興最蓬勃的生機
望眼過去
映入眼簾的是大片的標準化農田
田塊規整如棋盤,溝渠暢通似脈絡
原來
合作社早在前兩年就推進高標準農田改造
讓零散土地 “化零為整”
為機械化種植鋪好了 “快車道”
如今
插秧機、收割機等 “鐵牛” 在田間穿梭自如
從翻耕、插秧到收割
全程機械化作業
種植效率比傳統模式提升 30% 以上!
除了 “硬件” 升級
合作社在 “軟件” 上也下足了功夫
在良種推廣政策的支持下
一批高產優質的水稻良種 “落戶” 賽金鎮
不僅產量比普通品種提高 20%
碾出的大米更是顆顆飽滿、口感香甜
還沒上市就收獲了不少訂單
帶動 30 多戶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此外
合作社的育秧模式
也有自己的一套獨特經驗
——采用“訂單式”和“代耕代種”雙模式
“訂單式”是為周邊農戶
提供定制化秧苗,保障品質統一
“代耕代種”則是幫外出務工家庭全程托管種植
從育秧到收割一條龍服務
這樣既解決了周邊農戶的育秧難題
又為外出務工家庭吃下 “定心丸”
可謂一舉兩得
據了解,下一步
合作社將助力儀隴“丘區樣建設”
計劃將種植面積擴大到 2000 畝
引入無人機施肥、5G 監測系統等最近技術
同時
積極響應 “糧經融合” 號召
探索 “山上種金銀花,山下種水稻” 的
立體種植模式
打造集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
從 “面朝黃土” 到 “科技賦能”
從 “單打獨斗” 到 “抱團發展”
賽金鎮高新農民專業合作社用實際行動證明
鄉村振興不是口號
而是實實在在的改變!
期待未來
這里的 “稻” 路越走越寬
農民的日子越過越甜!
來源 | 儀隴融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