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香山——犍陀羅藝術探源》展展出的作品。(主辦方供圖)
深圳新聞網2025年5月17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聶燦)5月15日,為期一個月的《走進香山——犍陀羅藝術探源》展及交流研討活動在深圳市梵亞藝術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屬公益展。
據了解,今年3月,由中國古陶瓷學會副會長、深圳市考古研究所原所長任志錄,深圳市梵亞藝術博物館館長游卓凡,香港大學佛教藝術研究學者任一紅以及廣東大觀博物館副館長劉東一行四人的巴基斯坦犍陀羅藝術考察小組,用15天時間到巴基斯坦的25個古代遺址和6大博物館進行實地考察探訪,并用鏡頭記錄了古代的遺址殘片與博物館珍藏。
此次展覽,共展出挑選于上述考察探訪中的16個遺址和6大博物館,并從5000余張現場實訪照片中精選出100余幅探訪影像和深圳市梵亞藝術博物館館藏的50多件犍陀羅文物。通過圖片和文物帶領觀眾穿越時空,探秘絲綢之路上的文明交融密碼,開啟一場跨越千年的美學與精神對話。開幕當天,還舉辦了《玄奘與犍陀羅》專題講座,特邀此次考察隊領隊任志錄擔綱主講。
任志錄表示,犍陀羅地區為佛教圣地,更是西天取經筆下的“西天”之所在。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5世紀,犍陀羅以佛教為紐帶,將希臘的雕塑技藝與印度的宗教思想熔鑄為一爐,創造出佛陀人像化的美學革命。并沿著高原絲綢之路與綠洲商道,將這種文明的火種播撒至東方,與中國不同地域文化融合,成就了龜茲石窟、敦煌石窟、云岡石窟、龍門石窟等一批東西合璧的佛教藝術寶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