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特朗普訪問沙特
特朗普想戰(zhàn)略收縮聚焦中國,但這又談何容易,有人已經在拆臺的路上了。
白宮盛贊特朗普是“首席交易官”并且宣布,特朗普的中東三國之行,為美國爭取到了2萬億美元的投資。在訪問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和阿聯酋期間,白宮每天都要發(fā)布特朗普達成的數十項“交易清單”。
然而,美國媒體并不買賬,拿著放大鏡一項項審查。結果發(fā)現,其中很多大額合同實際上早在特朗普上任前就已經宣布過了,就連拜登政府和卡塔爾達成的軍售協議,也被說成了是特朗普拉來的投資。不過,這種拼湊數字、夸大政績的做法對特朗普來說是家常便飯,實在不足為奇。
圖為特朗普在沙特簽署協議
更值得關注的反而是美國中東戰(zhàn)略的調整。特朗普現在的思路很清楚,其中東戰(zhàn)略的重點是為美國謀取經濟利益。他選擇沙特、卡塔爾和阿聯酋三個富裕的君主國家,作為上任后首次正式出訪的目的地,還表明美國不會再強調所謂的人權和民主等價值觀,而是會變得更加務實,一切都是利字當先。
從更深層次來看,特朗普現在要做的是從中東戰(zhàn)略收縮,減少美國在中東的軍事干預,和伊朗開啟核談判、與胡塞武裝簽署停火協議都說明了這一點。而戰(zhàn)略收縮的核心,是要確保美國將更多的戰(zhàn)略資源投入“印太”地區(qū)。
圖為拜登
拜登政府時期,雖然也下了不少力氣,要重振美國在“印太”地區(qū)的影響力,強化盟友體系,但巴以問題和烏克蘭問題都牽扯了美國的精力。現在特朗普要做的就是,盡快從中東和烏克蘭抽身,所以特朗普政府高層也不止一次要求歐洲國家,對自身防務承擔起更大的責任,以使美國更好地應對中國帶來的挑戰(zhàn)。
不過,無論是以色列還是烏克蘭,都不會讓美國省心。特朗普這次中東之行繞過了以色列,而且不顧以色列的反對取消了對敘利亞的制裁,并且通過和哈馬斯的談判達成協議,營救了美國人質,這都讓以色列深感不滿,同時擔心自己被特朗普邊緣化。
為此,以色列還會通過軍事行動來證明,自己才是中東局勢洗牌的推手。就在16日,以色列宣布啟動對加沙代號為“基甸戰(zhàn)車”的軍事行動。毫無疑問,這會讓美國和伊朗的關系以及伊核談判變得更加復雜。總之,特朗普想在中東埋頭做生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圖為俄烏在土耳其和談
與此同時,俄羅斯和烏克蘭在土耳其進行的談判,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的進展,雙方除了達成戰(zhàn)俘交換協議以外,并沒能在30天臨時停火的問題上取得突破。不僅如此,烏克蘭方面聲稱,俄羅斯代表團在會議上還提出了“不可接受的條件”,要求烏克蘭主動放棄更多領土。無論是巴以還是俄烏問題,兩條戰(zhàn)線的最新動態(tài)都說明,美國無法在短時間內輕松抽身。
從奧巴馬時期,美國就大談“重返亞太”,特朗普和拜登政府又先后推出了1.0和2.0版本的“印太戰(zhàn)略”。但到今天為止,美國在亞太地區(qū)的朋友圈卻急劇收縮。首先是東盟,大多數成員國都拒絕和美國站隊。現在因為貿易問題,就連包括澳大利亞和日本在內的鐵桿盟友,和美國之間也漸生嫌隙。
可以肯定的是,特朗普3.0版本的“印太”戰(zhàn)略會有更多、更惡劣的針對中國的舉措,但有了以往的經驗,中國也有充分的信心冷靜應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