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支付寶“碰一碰”支付究竟是支付新寵還是泡沫,相信時間會給出
在移動支付的江湖中,支付寶一直是個“不安分”的大俠,總是想著搞出點新花樣。這不,前陣子它推出了一款名為“碰一碰”的支付新玩法,一時間,江湖上議論紛紛。
自2024年7月“碰一碰”誕生以來,它的發(fā)展速度堪稱迅猛。截止今年4月24日,僅僅321天,就已成功布局全國超400個城市,吸引了5000 +品牌、千萬商家接入,場景更是從單純的支付拓展到點餐、開門、騎行、入住等共計300種細分場景。其用戶數(shù)也已破億,一半是 30歲以下的年輕人,這樣的成績,無疑是相當耀眼的。
想象一下,你走進一家便利店,手里拎著剛挑選好的商品,無需匆忙打開手機里的支付APP,也不用等待繁瑣的掃碼過程,只需將解鎖后的手機輕輕靠近收款設備,“滴”的一聲,支付瞬間完成。整個過程一氣呵成,輕松又便捷,這便是支付寶“碰一碰”支付為我們帶來的全新體驗。
便捷or繁瑣?與掃碼支付大battle
在這個移動支付無處不在的時代,掃碼支付早已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在熱鬧的商場購物,還是在街邊的小吃攤買早點,又或是在乘坐公共交通時,掃碼支付的身影隨處可見。
然而,與傳統(tǒng)的掃碼支付相比,“碰一碰”支付在操作上實現(xiàn)了質的飛躍。掃碼支付時,用戶需要先打開支付APP,然后在眾多功能中找到付款碼或掃一掃功能,再將手機對準二維碼進行掃描,最后還需確認支付金額和密碼(或進行指紋、刷臉驗證),整個過程較為繁瑣。
而“碰一碰”支付則無需這些復雜的步驟,用戶只需在手機解鎖的狀態(tài)下,將手機靠近收款設備,即可瞬間完成支付,大大節(jié)省了時間和精力。例如,在超市購物結賬時,使用掃碼支付可能需要30秒甚至更長時間,而使用“碰一碰”支付,整個過程僅需短短3 - 5秒,極大地提高了支付的效率。
在一些特殊場景下,“碰一碰”支付的便捷性更加凸顯。比如當你雙手提滿重物,或者在光線昏暗的環(huán)境中,掃碼支付可能會變得十分困難,而“碰一碰”支付只需輕輕一碰,就能輕松完成支付,不受環(huán)境和手部動作的限制。再比如在乘坐公共交通時,使用“碰一碰”支付可以實現(xiàn)快速過閘,無需提前準備乘車碼或現(xiàn)金,讓出行更加便捷。
另外,從交易時間對比來看,“碰一碰”支付的優(yōu)勢十分明顯。根據(jù)相關測試數(shù)據(jù),傳統(tǒng)掃碼支付完成一筆交易平均需要15 - 30秒,而“碰一碰”支付平均僅需3 - 5秒。這意味著在相同時間內,使用“碰一碰”支付可以完成更多的交易。
以一家繁忙的便利店為例,假設每小時有100位顧客結賬,如果都使用掃碼支付,每筆交易平均耗時20秒,那么一小時內用于支付的總時間為100 × 20 = 2000秒;而如果使用“碰一碰”支付,每筆交易平均耗時5秒,一小時內用于支付的總時間僅為100 × 5 = 500秒。節(jié)省下來的1500秒可以讓收銀員有更多時間為顧客提供其他服務,提高顧客的購物體驗。
在一些人流量大、交易頻繁的場所,如火車站、機場的便利店、快餐店等,“碰一碰”支付能夠有效緩解排隊結賬的壓力,減少顧客等待時間,提高商家的運營效率。例如,在火車站的一家快餐店,在引入“碰一碰”支付之前,高峰時段顧客排隊結賬的時間常常超過15分鐘,導致很多顧客因為趕時間而放棄購買。而引入“碰一碰”支付后,顧客結賬時間大幅縮短,排隊人數(shù)明顯減少,店鋪的銷售額也因此提高了30%。
安全隱患與市場冷遇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卻很骨感。支付寶“碰一碰”從最初的高調登場,到如今面臨市場冷遇,叫好不叫座的窘境。
首先,在“碰一碰”支付剛推出時,大家對其安全性的擔憂尤為強烈,其中最讓人擔心的就是手機丟失后被盜刷的問題。畢竟,以往的支付方式大多需要輸入密碼、掃碼確認等多重步驟,而“碰一碰”只需輕輕一碰就能完成支付,這難免讓人覺得不安全。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據(jù)支付寶 2025 安全白皮書顯示 ,NFC支付被盜刷概率<0.0007%,所需時間接近8秒,這個數(shù)據(jù)表明,從技術層面來看,“碰一碰”支付的被盜刷風險是極低的。而且,2024年央行新規(guī)要求,所有碰觸支付必須二次驗證 (指紋/刷臉/密碼三選一) ,這就相當于給“碰一碰”支付加上了一把安全鎖。比如,當你用手機“碰一碰”完成支付時,系統(tǒng)會要求你進行指紋識別、刷臉或者輸入密碼,只有通過驗證后,支付才能成功完成。
此外,支付寶還配備了一套智能實時風控系統(tǒng),能夠對每一筆交易進行全方位的風險評估,一旦檢測到高風險交易,系統(tǒng)將立即終止支付流程,或要求用戶輸入密碼、進行人臉識別等二次驗證,以確保賬戶安全。
其次從用戶端的數(shù)據(jù)來看,情況也不容樂觀。從市場數(shù)據(jù)來看,“碰一碰”支付取得的成績相當亮眼。上線后迅速在全國超400個城市布局,吸引了5000 +品牌、千萬商家接入 ,場景拓展到300種細分場景,用戶數(shù)也已破億。但令人意外的是,在用戶端,“碰一碰”支付卻有點叫好不叫座。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雖然“碰一碰”支付在一些大型商超、連鎖便利店等場景有一定的使用率,但在更多的小店鋪、路邊攤,大家還是更習慣使用掃碼支付。
一方面,用戶習慣是個大問題。掃碼支付已經(jīng)陪伴大家很多年,大家早已習慣了拿出手機、打開APP、掃碼支付這一系列流程,想要改變這種習慣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就像讓一個習慣了用右手寫字的人突然改用左手,肯定會覺得別扭。另一方面,“碰一碰”支付的宣傳推廣力度還不夠,很多人對它的了解僅僅停留在聽說過,卻不知道具體怎么用、有什么優(yōu)勢,自然也就不會主動去嘗試。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NFC技術在智能手機中的應用逐漸廣泛,但目前仍存在部分手機不具備NFC功能的情況。根據(jù)市場調研機構的數(shù)據(jù),截至2024年底,國內仍有大約 30% 的智能手機未配備NFC 功能,這部分用戶無法直接使用“碰一碰”支付。在一些中低端手機市場,NFC功能的缺失更為明顯。這些手機的用戶群體往往對價格較為敏感,更換具備NFC功能的手機可能會增加他們的經(jīng)濟負擔,從而限制了“碰一碰”支付的用戶拓展。
對于商家而言,更換支持“碰一碰”支付的設備也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雖然支付寶為了推廣“碰一碰”支付,對部分商家提供了設備補貼,但對于一些小型商家來說,設備的采購、安裝和維護成本仍然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據(jù)了解,一套基本的支持“碰一碰”支付的收款設備價格在200 -500元不等,如果商家需要更換多臺設備,成本將更加可觀。此外,一些商家現(xiàn)有的收銀系統(tǒng)可能無法與“碰一碰”支付設備兼容,這也需要商家進行系統(tǒng)升級或更換,進一步增加了成本。
最后,在支付領域,微信支付一直是支付寶的強勁競爭對手。微信憑借其龐大的社交用戶基礎和豐富的應用場景,在支付市場占據(jù)了重要地位。截至2024年底,微信支付的市場份額達到了38.8%,成為支付寶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微信支付在用戶粘性方面具有明顯優(yōu)勢,許多用戶在日常生活中不僅使用微信進行支付,還通過微信進行社交、聊天、獲取信息等,這使得他們更傾向于使用微信支付。
除了微信支付,其他新興支付方式也在不斷涌現(xiàn),如刷臉支付、指紋支付等。這些支付方式各自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如刷臉支付在一些特定場景下無需攜帶手機,更加便捷;指紋支付則利用了手機的生物識別技術,安全性較高。
這些新興支付方式的競爭,也給“碰一碰”支付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在一些大型商場和超市,刷臉支付設備已經(jīng)廣泛鋪設,用戶可以通過刷臉快速完成支付,這對“碰一碰”支付的市場拓展構成了挑戰(zhàn)。
未來展望:是新寵還是泡沫?
“碰一碰”支付以其便捷、安全的特性,在支付領域掀起了一陣波瀾。它簡化了支付流程,提升了支付效率,為用戶帶來了全新的支付體驗,在餐飲、零售等領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應用成果,展現(xiàn)出了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Α?/p>
然而,它也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如市場接受度有待進一步提高,部分用戶的支付習慣難以改變,以及設備普及方面還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只有不斷優(yōu)化技術,提高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加強市場推廣和用戶教育,解決好這些問題,“碰一碰”才有可能在支付市場中占據(jù)一席之地,成為真正的支付新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