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際交往中,我們總會不可避免地接觸到一兩個討厭的人。
或許是由于對方確實妨礙到自己的利益,又或者對方的言行舉止實在令人生厭。
曾經看到過一句話,如果你心里記恨討厭的人一天,那么對方就影響了你一天;如果你記討厭的人一年,那么對方就影響了你一年。
討厭一個人所產生的負面情緒,其實是對自己的一種消耗。
與其一直關注討厭的人,不如學會心理學中的“圣多納釋放法”,來驅散心中的郁氣。
圣多納釋放法:釋放內心的情緒
20世紀70年代,美國學者萊斯特·利文森創立了圣多納釋放法(Sedona Method)。
他認為,我們每個人做任何事背后都只有三種動機:想要控制、想要認同、想要安全。
想要控制指的是,個體不滿足于現狀,因此想要他人或外界環境按照自己的意愿發展。
想要認同指想要對方認可自己,同時希望獲得他人的關注、愛等等。
想要安全則指的是對于生存的基本需求,比如一處固定的住所、一份穩定的工作。
無論人們做什么事,其實都是為了滿足這三種愿望。
當我們釋放掉這三種欲望時,隨之而來的負面情緒也就消散不見了。
面對討厭的人時,我們其實感受到了一種不認同或者不被認同的挫折。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個體接收到某個人或團體的不認同時,就會產生“社會排斥”。
社會排斥的主要表現為無視、嘲笑等,而被排斥的人則會產生沮喪、自卑,又或者表現出攻擊性。
除此之外,社會排斥還會提高焦慮癥等心理疾病的患病率。
也就是說,當討厭一個人時,由此產生的負面情緒會降低我們的生活幸福感。
圣多納釋放法則告訴我們,當我們釋放出“想要認同”的欲望時,自然也就釋放掉“討厭”這種情緒。
畢竟,當我們完全不在乎對方的一言一行時,對方也不會對我們造成影響和困擾。
怎樣運用圣多納釋放法?
圣多納釋放法的底層邏輯是,每個人生來都是快樂且自由的,但是由于內心的偏見、執著從而陷入情緒死角之中。
面對這些情緒,人們慣常的做法是壓抑或者爆發。
萊斯特·利文森提出了一種新的方式,那就是“釋放”。
通過釋放自己內心的負面情緒,來回歸內心原來的快樂和自由。
圣多納釋放法一共有六個步驟,回答這些問題時,不要猶豫或掩飾,誠實地面對自己的感受。
第一步:當情緒出現時,你的感受是什么?
回想起那個令人討厭的人,此時此刻的負面情緒是什么。
第二步:你能容許這個感受嗎?
有時候,為了讓自己呈現出某種“完美”形象,我們會否認自己的情緒。
于是,這股情緒便會憋在體內,尋找不到發泄口。
壓抑到某一個臨界點之后,便會爆發。
釋放情緒的第一步,永遠是誠實地面對自己產生的情緒,容許它的存在。
第三步:你能放它走嗎?
需要注意的是,在圣多納釋放法中,最重要的是誠實地面對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去回答一個所謂的“正確答案”。
因此,如果你還不能釋放這個情緒,那就回答“不”。
事實上,這并不會影響“釋放”的完成。
第四步:你愿意放它走嗎?
無論愿不愿意,都可以繼續進行下一步。
第五步:你打算什么時候放它走?
這個問題,其實在提醒你應該適當“釋放”,而無需給出一個固定地時間。
第六步:不斷地重復前五個步驟,直至將內心的負面情緒釋放出去。
重復到最后時,不必看提示語,只是在腦海里不斷地進行釋放的過程。
到最后,你就會發現“討厭”的情緒慢慢被稀釋掉了。
“圣多納釋放法”可以被運用到任何一個讓你產生負面情緒的事件中,幫助你擺脫負面情緒的困擾。
實際上,這種方法是將我們的注意力和心神,從那些負面的人和事上拉回到自身。
當我們專注于自己時,自然也就不會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
總而言之,討厭一個人,翻臉并不是最好的方式。
與其讓自己沉浸在負面情緒里,不如在“圣多納釋放法”的幫助下回歸自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