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回庭審現場
在民族文化的絢麗長卷中,布依族傳統紋樣以其獨特的藝術語言訴說著古老民族的智慧與傳承。然而,當傳統遇見現代著作權制度,一場圍繞紋樣著作權歸屬的爭議成為公眾關注焦點。
直擊現場:
巡回庭審現場的喧鬧之聲
“法官,這個花紋是我外婆教給我媽媽,我媽媽又手把手教給我的,是不是以后就不能用了?”
“怎么回事,我們祖祖輩輩都在繡的花,怎么還扯出官司來了?”
“那以后我自家繡的這些花,做的這些衣服是不是不能拿去賣了?”
村委會廣場上,被告、當地村民把承辦法官團團圍住,你一言我一語,紛紛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法官及干警對群眾
進行判后答疑并開展法治宣傳
全體起立,現在宣判“……只有具備獨創性并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成果,才是著作權法給予保護的作品……原告將布依族傳統刺繡紋樣中的元素,即‘兩邊花’‘圍裙花’在2023年12月12日進行作品登記,但其未能提交創作的底稿或原件,不具備從獨創性上進行比對的條件。布依族刺繡紋樣常以剪紙為底稿進行創作,其圖案和內容來源于生活,通過不同紋樣排列組合就成為少數民族特色服飾,具有傳統手工技藝的集體傳承性及公共文化屬性。原被告均使用來源于生活中的圖案,通過不同色彩和線條的選擇及搭配,形成風格基本一致,但色彩和形狀不一的產品,這正是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發展體現……,故對原告訴請被告停止侵害著作權并賠償損失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伴隨著鏗鏘有力的法槌聲響起,開庭前大家的疑問全部解開。
5月16日,六盤水市鐘山區人民法院在水城區米籮鎮倮么村對一起布依族傳統紋樣著作權糾紛案作出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案件的審理及判決結果為民族文化的知識產權保護敲響了理性與規范的警鐘。
案情聚焦:
傳統紋樣引發的著作權之爭
原告申請了“兩邊花”“圍裙花”布依族傳統紋樣的著作權登記,并以此為依據,主張對相關紋樣享有著作權,認為被告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使用該紋樣,構成侵權。在審理過程中,法院嚴格遵循著作權法的相關規定,對本案進行了三個維度審查:
一是文化溯源維度,通過拜訪少數民族刺繡紋樣研究專家、查閱《六盤水民間美術圖志》(六盤水民間美術歷史與現狀)確認紋樣歷史淵源;
二是創作軌跡維度,要求主張權利方提供設計底稿、修改記錄等創作證據;
三是公共利益維度,與鐘山區文體廣電旅游局、非遺傳承人進行座談,就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深入交流,非遺傳承人表示:“少數民族刺繡紋樣凝結著集體智慧,不能成為個別主體的壟斷資源”。
干警對群眾開展法治宣傳并進行現場答疑
原告雖對紋樣進行了登記,但其登記的紋樣與傳統紋樣在構圖、圖案搭配、色彩運用等方面高度相似,缺乏明顯的創新性特征。在著作權法的語境下,獨創性是作品獲得保護的核心要件,原告未能證明其在傳統紋樣基礎上進行了具有獨創性的智力創作,難以認定其登記的紋樣符合著作權法對作品獨創性的要求。
宣判釋法:
以法律準繩厘清文化保護邊界
法院最終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這一判決并非對布依族傳統紋樣文化價值的否定,而是以法律的嚴謹性和公正性,為民族文化的知識產權保護劃定了清晰的界限。
本案凸顯了在將傳統文化元素納入現代著作權保護體系時,必須遵循嚴格的法律規定與證據標準。著作權登記僅是權屬證明的初步依據,而非絕對的保護屏障。作品獨創性的認定,是著作權保護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只有當傳統文化在傳承的基礎上,通過創作者的智力創新賦予其新的獨特表達,才能在現代知識產權制度的框架下獲得充分的保護。
干警對群眾開展法治宣傳并進行釋法說理
本案的裁判,體現了人民法院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深刻考量。少數民族傳統紋樣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承載著世代相傳的集體智慧,我們在審理中始終堅持“保護與共享”并重原則,既要尊重創作者對創新性表達的合法權益,也要避免因過度壟斷阻礙非遺文化的活態傳承。本案中,被訴紋樣經論證屬于布依族傳統美術的公共領域元素,其核心表達未突破“傳承性”與“獨創性”的法律邊界,故依法作出不予支持決定。
文化啟示:
守護民族文化遺產的法治擔當
布依族傳統紋樣著作權糾紛案的判決,不僅是對個案的公正裁決,更為民族文化的傳承與保護提供了深刻的啟示。民族文化遺產的保護,既需要傳承者的堅守與熱愛,也需要法律的規范與保障。宣判當天,鐘山區人民法院以此案為契機,聯合水城區司法局、水城區市場監管局,鐘山區文體廣電旅游局,水城區米籮鎮人民政府,非遺傳承人等,在水城區米籮鎮倮么村開展了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宣傳活動,通過對傳統手工藝展示、普法宣傳,使得文化傳承者增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學習并運用法律武器,在尊重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積極進行創新創作,為民族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使其在現代社會中煥發出新的生機。
干警對群眾開展法治宣傳
布依族紋樣著作權案的落槌,是法治之光在民族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一次閃耀。它照亮了民族文化傳承與現代法律制度接軌的道路,為少數民族文化在新時代的繁榮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我們期待,在“司法+行政”的護航下,布依族傳統紋樣以及其他少數民族文化瑰寶,能夠以更加自信和穩健的姿態,走向更廣闊的未來,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文化寶庫增添永恒的魅力。
終審:康芬
復審:金林弘
初審:王娟
編輯:苗小鈺
來源:鐘山法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