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zhuǎn)自:人民網(wǎng)-陜西頻道
人民網(wǎng)西安5月17日電 (記者李志強)記者從西安市文物局了解到,為迎接“5·18國際博物館日”,除5月17日在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舉行主會場活動外,西安市文物局還策劃了三大系列共計196項活動,著力展現(xiàn)西安“博物館之城”的獨特魅力。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推出的《貨幣中的絲路故事》主題展覽。展覽方供圖
據(jù)西安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孫超介紹,為突出“一館一主題”,西安市共推出33個特色展覽,主題涵蓋歷史探源、自然科技、非遺民俗等多種主題,為觀眾鋪開跨越時空的文化長卷。比如全新打造的《關(guān)中傳統(tǒng)民居營造技藝展》,以斗拱榫卯為切入點,活化了歷史傳承。
同時,西安市各文博單位還推出130項覆蓋全齡段的社會教育活動。其中,既有面向青少年的“古建筑八大作”研學(xué)課程,通過搭建斗拱模型,讓新生代更好理解古建營造智慧;也有“唐茶道體驗”等沉浸式活動,以茶餅研磨、點茶技藝再現(xiàn)唐人風(fēng)雅。特別是推出“文物會說話”全媒體傳播計劃,通過視頻、展演、微短劇等方式,全力推動古老文物從場館房舍走向現(xiàn)代生活。
另外,依托“云展覽+云教育+云互動”矩陣,觀眾還可以從“云端”感受文物活化利用的最新成果:西安城墻推出MR體驗項目、虛擬弓箭射擊體驗活動,觀眾佩戴設(shè)備便能“穿梭時空”;陜西自然博物館推出虛擬體驗活動,通過動作捕捉技術(shù),實現(xiàn)與史前生物的“親密接觸”。短視頻挑戰(zhàn)賽等系列線上活動的開展,也能讓公眾足不出戶,即可觸摸文化遺產(chǎn)的數(shù)字化新形態(tài)。
今年5月同時也是陜西省的“博物館月”,在這期間,西安市文物局將組織10余家博物館在鐘樓、大唐不夜城、電視塔等地鐵熱門站點,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流動博物館巡展,打造“家門口的博物館”。另外,千余款文創(chuàng)爆品也將在大唐西市集中亮相,讓廣大市民游客盡享古都西安的“文博盛宴”。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