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全市中小學生全面實施
5月15日
河北省教育廳發布
《關于做好2025年普通中小學
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
合理劃定招生片區范圍
01
科學合理劃定學校招生片區,片區劃定后應保持相對穩定,對出現學校布局調整、學齡人口變化較大等情況的,可在科學評估、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適當調整片區范圍,并提前向社會公布,深入細致做好宣傳解釋工作。片區內登記報名人數超過學校招生計劃或學校實際辦學承載能力的,按照已公示明確的規則錄取,未錄取的學生需在相鄰片區就近協調安排入學。實施多校劃片和小升初對口直升的,應提前向社會公布相關政策要求。集團化辦學學校以及高校和科研機構附屬義務教育學校要嚴格遵循屬地義務教育學校招生政策。
嚴格規范民辦學校招生
02
嚴格落實義務教育“公民同招”全覆蓋,民辦學校在審批區域內招生,納入審批機關所在地統一管理,優先滿足學校所在縣(市、區)學生入學需求。報名人數超過核定招生計劃數的民辦學校,采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招生,由審批地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組織。
嚴格落實免試入學要求
03
嚴禁義務教育學校通過文化課考試、測試等方式選拔學生,不得收取學生個人簡歷或視頻音頻等個人展示材料,不得以學科競賽、考試證書、榮譽證書、培訓證明等作為錄取依據。入學后實行均衡編班,不得設立或變相設立重點班、快慢班。嚴禁以“校園開放日”等名義進行違規招生宣傳或考察學生、家長。
嚴格管控特定類型招生資格審核
04
各類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實驗項目以及外語、體育、藝術等特定類型招生全面實行省級審核制度。全面清理未經省級審核同意的特定類型招生項目,市、縣不得自行批準學校開展特定類型招生。申請開展特定類型招生項目的學校,須具備教育部授予的相同類型國家級試點校、實驗校等資格。各市教育行政部門要于5月30日前,將擬申請開展特定類型招生項目學校的申報材料報送省教育廳。
嚴格管控特定類型招生資格錄取
05
經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審核同意的特定類型招生項目須由學校上級主管教育行政部門組織招生錄取工作,并及時向社會公示報名條件、招生流程、考察方式、培養方案、錄取結果等。外語、體育、藝術類項目可以在小升初招生中開展語言、體育、藝術方面的興趣潛質素養考察,不能開展其他文化科目測試,小學入學不得開設此類招生項目。考察須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組織,學校不得自行組織。報名人數未超過招生計劃數的,不再組織考察,全部錄取;超過招生計劃數的,考察對象按照招生計劃數的1:2比例,采用電腦隨機派位方式產生。
規范試點招生
06
經教育部批準的青少年足球、籃球、排球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地區和學校要嚴格按照規定招生;數學、科技類等創新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實驗項目要堅持不掐尖、重培養,原則上不得與小學、初中招生入學掛鉤,嚴禁隨意突破招生范圍。
保障隨遷子女入學權利
07
全面落實“兩為主、兩納入、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入學政策,推動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義務教育享有同遷入地戶籍人口同等權利。各地要全面清理取消不合規的證明材料及時限要求,不得要求提供無謂證明材料,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僅憑居住證入學。妥善做好港澳臺及僑胞子女、外籍人員子女入學工作。
做好特殊群體入學保障
08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堅持應入盡入原則,通過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特教學校就讀、送教上門等方式,妥善、適宜安置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健全本地農村留守兒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孤兒、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等群體的入學工作臺賬,加強關愛幫扶和教育資助,常態化做好控輟保學工作。
落實教育優待政策
09
推行使用軍人子女教育優待資格證明信,對烈士子女、現役軍人子女、公安英烈及其他各類優撫對象,各地要依法依規落實好教育優待政策,不得隨意擴大、縮小教育優待政策對象范圍。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結合實際,研究制定軍人子女教育優待實施細則,加強與駐地部隊單位的對接溝通,提前了解入學需求,在入學登記、報名等方面要為優撫對象在招生入學服務平臺開通專門通道,采用線下辦理的地方要設置便捷服務窗口,做好政策解讀和服務保障。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會同相關部門健全軍地常態化協調機制,定期督導檢查,確保軍人子女教育優待政策落實到位。國防教育示范學校要在入學、轉學、升學等方面,模范開展軍人子女教育優待。
完善長幼隨學政策
10
各地要堅持自愿申請、公平公開、就近就便原則,結合實際,制定本地區多孩子女義務教育長幼隨學政策,但不得含有在市、縣范圍自由擇校的內容。
嚴格規范招生秩序
11
各地各學校要嚴格落實屬地招生和“公民同招”政策,嚴禁以高額物質獎勵、免收學費、虛假宣傳等方式爭搶生源,對于違規超范圍“掐尖”、要求學生放棄中考的,要及時糾正、嚴肅查處。嚴禁民辦學校招收未達分數線考生、超計劃招生。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充分利用全國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加強日常監管,嚴格核辦畢業后跨省就學業務,不得為無河北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學生建立普通高中學籍。嚴格落實學生“人籍一致,籍隨人走”,嚴禁出現人籍分離、空掛學籍、學籍造假等現象。
為了進一步整治
“暗箱操作”和“掐尖招生”行為
嚴格管控試點實驗項目等
特定類型招生
查處招生入學環節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
河北省全面開展
義務教育陽光招生專項整治行動
重點任務
01
嚴格落實就近入學政策
健全常住學齡人口變化監測預警制度,開展各學段入學人數和現有學位摸底,提前做好預判應對。科學合理劃定學校招生片區,片區劃定后應保持相對穩定,對出現學校布局調整、學齡人口變化較大等情況的,可在科學評估、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適當調整片區范圍,并提前向社會公布,深入細致做好宣傳解釋工作。片區內登記報名人數超過學校招生計劃或學校實際辦學承載能力的,按照已公示明確的規則錄取,未錄取的學生需在相鄰片區就近協調安排入學。實施多校劃片和小升初對口直升的,應提前向社會公布相關政策要求。集團化辦學學校以及高校和科研機構附屬義務教育學校要嚴格遵循屬地義務教育學校招生政策。
02
嚴格落實免試入學要求
義務教育學校不得通過文化課考試、測試等方式選拔學生,不得收取學生個人簡歷或視頻音頻等個人展示材料,不得以學科競賽、考試證書、榮譽證書、培訓證明等作為錄取依據。入學后實行均衡編班,不得設立或變相設立重點班、快慢班。嚴禁以“校園開放日”等名義進行違規招生宣傳或考察學生、家長。
03
嚴格控制特定類型招生
各類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實驗項目以及外語、體育、藝術等特定類型招生全面實行省級審核制度,開展招生項目評估,建立招生項目臺賬,從嚴控制學校數量、招生規模、招生范圍。全面清理未經省級審核同意的特定類型招生項目,市、縣不得自行批準學校開展特定類型招生。申請開展特定類型招生項目的學校,須具備教育部授予的相同類型國家級試點校、實驗校等資格,具有相應資格的方可申請省級審核、評估。經審核同意的特定類型招生項目須由上級主管教育行政部門組織招生錄取工作,并及時向社會公示報名條件、招生流程、考察方式、培養方案、錄取結果等。外語、體育、藝術類項目可以在小升初招生中開展語言、體育、藝術方面的興趣潛質素養考察,考察須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組織,學校不得自行組織,不能開展其他文化科目測試,小學入學不得開設此類招生項目。青少年足球、籃球、排球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地區和學校要嚴格按照規定招生。數學、科技類等創新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實驗項目要堅持不掐尖、重培養,原則上不得與小學、初中招生入學掛鉤,嚴禁隨意突破招生范圍。
04
嚴格規范民辦學校招生
嚴格落實義務教育“公民同招”全覆蓋,民辦學校在審批區域內招生,納入審批機關所在地統一管理,優先滿足學校所在縣(市、區)學生入學需求,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在有關部門監督下,實行電腦隨機錄取。要規范招生計劃管理,嚴格依據辦學條件、運行情況和規范民辦義務教育發展要求科學設定。對2024年出現超計劃招生、超范圍招生、與公辦學校混合招生、以借讀掛靠等名義變相違規招生等問題的民辦學校,要依法依規核減招生計劃。要以縣(市、區)為單位對民辦學校開展全面排查,對有停辦風險的,屬地教育行政部門要提前預警并做好學生安置預案,確保社會穩定。
05
加強流動兒童入學保障
全面落實“兩為主、兩納入、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入學政策,推動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義務教育享有同遷入地戶籍人口同等權利。按照常住人口規模配置基本公共教育服務資源,適應學齡人口變化新形勢,加強學位動態調整和余額調配。人口集中流入地區要增加公辦學校招生計劃、加大公辦學位供給力度,推進優質公辦學校挖潛擴容,不斷提高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比例。義務教育資源充足的非人口集中流入地區要實現隨遷子女僅憑居住證入學,取消附加或限制條件。
06
落細特殊群體支持措施
健全本地農村留守兒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孤兒、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等群體的入學工作臺賬,加強關愛幫扶和教育資助,確保應入盡入,常態化做好控輟保學工作。依法保障能夠接受普通教育的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就近就便隨班就讀。推行使用軍人子女教育優待資格證明信,對烈士子女、現役軍人子女及其他各類優撫對象,各地要立足實際、依法依規落實好教育優待政策。各地要堅持自愿申請、公平公開、就近就便原則,結合實際,制定本地區多孩子女義務教育長幼隨學政策,但不得含有在市、縣范圍自由擇校的內容。
07
落實“教育入學一件事”
完善本地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指引,進一步優化入學流程、精簡證明材料。以數字化賦能招生入學工作,加快推動使用招生入學服務平臺,推進區域內戶籍、居住證、房產、社保、學籍等入學相關信息互通共享,加快實現報名、材料審核、錄取“線上一網通辦”。提升線下辦理服務水平,提前明確入學需要提交的材料內容和具體要求,實現一個清單告知、一套表格填寫、一個場所提交,推進“線下只進一門”。
舉報投訴受理渠道一覽表
來源:河北省教育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