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2025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strong>
——《后漢書·虞詡傳》
文藝史上的今天
1977年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向世界宣布的第一個國際博物館日,并自此以后每年為國際博物館日確定活動主題。
《五行令》《攻守占》
回歸祖國!
當地時間5月16日,中國國家文物局在中國駐美國大使館正式接收美國史密森尼學會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返還的子彈庫帛書《五行令》《攻守占》。子彈庫帛書1942年在湖南長沙子彈庫楚墓被盜掘出土,是目前已知唯一的戰國帛書,也是迄今發現的中國最早的帛書和首個典籍意義上的古書,對于中國古文字、古文獻研究以及學術史、思想史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
據悉,《五行令》和《攻守占》將于7月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萬里同歸——新時代文物追索返還成果展”上首次面向公眾展出。
2000多年前的“新衣”長這樣!
馬王堆文物研究新成果上新
近日,“湖南馬王堆絲織文物智能數字仿真復原”項目最新研究成果在湖南博物院發布,“赭黃色紗地印花敷彩絲綿袍”數字孿生模型首次亮相。這一項目將多項人工智能技術與文物研究學術成果相結合,數字復原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赭黃色紗地印花敷彩絲綿袍——迄今所見最早的印花、敷彩相結合的絲織衣物。衣料上的紋樣繁復精美,藤本植物的枝蔓為印花,蓓蕾、花穗和葉子為彩繪,呈現出“千花千面”的特點,展現出我國西漢服飾紡織、印染的超高水平。
《簡牘探中華》第二季第六期播出
5月17日晚8點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文化節目《簡牘探中華》第二季第六期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播出。本期《簡牘探中華》,主持人龍洋與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谷曙光、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研究員楊博、北京大學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所館員王景創,共同解讀北大秦簡中的文化精髓,讓秦代社會的面貌更加清晰、飽滿地呈現在觀眾眼前。
“視界交融——中國高等美術院校水彩作品國際巡展”比利時站開幕
近日,“視界交融——中國高等美術院校水彩作品國際巡展”首站在比利時布魯塞爾開幕,本次巡展是中國水彩第一次集中性地在世界舞臺上形成展示。展覽以“視界交融”文藝學概念為展覽理念,強調海外文化推廣活動中的作品與觀眾共同參與的“對話”功能,以中國水彩為對話媒介,促進中國文化與民族精神向海外觀眾敞開藝術視界,將中國水彩藝術與世界多元文化相融合。
中國戲劇經典保留劇目文獻展覽開幕!
5月17日,中國電影資料館江南分館,“經典的誕生”中國戲劇經典保留劇目文獻展覽正式啟幕。展覽以《牡丹亭》《白蛇傳》《陳三五娘》《趙氏孤兒》四大經典劇目為核心線索,系統呈現了手稿劇本、工尺曲譜、老唱片、舞美設計圖、民國戲單、舞臺劇照等珍貴文獻史料,并深入剖析各劇目的歷史背景、創作歷程、不同時期的演出軌跡及其傳承與創新脈絡。
俞敏洪受聘成為徐霞客文旅學院院長
據《無錫日報》消息,5月17日,在“5·19中國旅游日”來臨之際,第20屆徐霞客國際旅游節在江蘇省江陰國樂島開幕。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受聘成為徐霞客文旅學院院長,并將在當天下午為徐霞客文旅學院揭牌?!拔胰σ愿埃 被氐郊亦l任“新職”,俞敏洪非常激動。他說,徐霞客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典型之一,自己在大學時期就讀了《徐霞客游記》,人生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當下也在文旅的道路上親身實踐。
單依純回應《歌手2025》首期奪冠
5月16日晚,《歌手2025》首期播出,“00后”內地歌手單依純憑借一首新歌《珠玉》成功拿下競演冠軍。一時間,“單依純太牛了”詞條引爆熱搜。對此單依純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更多的還是感謝,很感激唱了自己喜歡的歌。
中國文藝網新媒體
來源 | 央視新聞客戶端、人民日報、北京日報微信公眾號、中國社會科學網微信公眾號、藝術中國微信公眾號、蘇州藝術人文影院聯盟微信公眾號、九派新聞微信公眾號等
編輯 | 陳佳麗
點個“在看”,共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