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常魁星)為深入探討姓氏文化未來發展方向,匯聚各方智慧,5 月 17 日,中國地名學會在河北省燕郊高新區申江萬國檔案新業態總部基地召開了地名姓氏新業態全國專家會長懇談會。來自中國地名學會姓氏文化研究工作成員單位的全國各姓氏組織負責人以及國內著名專家學者30 余人參加會議。中國地名學會會長王勝三、中國地名學會顧問、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副會長寧金彪出席會議并講話,中國地名學會常務副會長、申江萬國集團董事長朱云浩主持會議。
在全球化與數字化浪潮下,古老的地名與姓氏文化如何適應時代發展,實現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成為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與會人員結合自身經驗與思考,暢所欲言,圍繞這一主題展開廣泛討論。他們充分肯定了中國地名學會姓氏文化研究工作部門在融合各方資源、指導開展學術研究、促進文化交流等方面所做的諸多工作,這些工作為探索二者的升級之路積累了寶貴經驗。
會議聽取了中國地名學會姓氏文化研究工作部秘書長寧文茂所作的姓氏文化研究實施方案的報告,他指出:推動中國地名姓氏文化從傳統形態向現代新業態升級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政府、學界、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中國地名學會姓氏文化研究工作部門作為專業學術研究部門,在這一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深度挖掘文化內涵、創新傳播方式、加強產業融合和培養專業人才等策略,已取得一些階段性成果,但仍面臨諸多挑戰,如文化資源融合難度大、產業發展不平衡、專業人才短缺等。未來,中國地名學會應繼續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探索創新,加強與各方合作,不斷推動中國地名姓氏文化在新時代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文化產業繁榮和民族復興做出更大貢獻。
與會人員結合實施方案報告和中國地名學會會長王勝三的講話精神,進行了熱烈討論。中國科學研究院遺傳研究所原室主任、華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世界著名群體遺傳學家、中華姓氏大辭典作者袁義達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檔案學通訊》編輯部主任、教授張全海、北京中華家風館館長李正、中華族譜大典編委會主任冉義友、闖關東文化研究會會長孫澤生、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馬氏文化委員會會長馬武舉、濮陽家風文化研究會會長張志彪等專家學者先后發言。他們針對姓氏文化研究、文化活動策劃、文化產業開發等,提出創新性想法和建議,并就資料收集整理、學術研究方法、研究成果轉化等方面目前存在的優勢和不足,以及可開展的創新業務模式或項目進行廣泛探討,旨在提升姓氏文化研究的深度和廣度。
談及今后發展方向,與會專家學者認為,姓氏文化應順應時代需求,發揮獨特價值。從行業發展趨勢和社會需求出發,會議就姓氏文化研究工作未來重點聚焦領域,以及如何更好地與時代發展相結合,如利用數字化技術、融入文旅產業等提出寶貴意見,助力姓氏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活力。
會議指出,中國地名姓氏文化新業態發展方向重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數字化與信息化融合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地名姓氏文化數據庫,整合各地地名起源、變遷以及姓氏族譜、名人故事等信息,打造線上文化平臺。通過數字化手段,方便全球華人隨時隨地查詢和了解自己的根脈文化,增強文化認同感。例如開發姓氏文化 APP,提供族譜查詢、宗親交流、文化講座直播等功能,打破時間和空間限制,讓地名姓氏文化傳播更廣泛。
文化創意產業開發
將地名姓氏文化元素融入文創產品設計、影視創作、動漫游戲等領域。以某個古老地名或姓氏家族故事為藍本創作影視作品,制作帶有姓氏圖騰或地名特色圖案的文創紀念品等,以新穎形式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激發文化消費活力,推動地名姓氏文化產業發展。
文旅融合發展
結合地方旅游資源,打造以地名姓氏文化為主題的旅游線路和景點。修繕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古村落,將其打造成展示當地姓氏文化和民俗風情的特色景區;舉辦姓氏文化節、尋根之旅等活動,吸引游客前來體驗,促進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傳承和弘揚地名姓氏文化 。
強化文化內涵挖掘:鼓勵專業學者和文化工作者深入研究地名姓氏文化,挖掘其背后的歷史故事、家族傳承精神等文化內涵,并將這些內涵融入各類文化活動和產業項目中,讓地名姓氏文化更具深度和魅力。
培養專業人才:高校和職業院校可開設相關專業或課程,培養一批熟悉地名姓氏文化、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和文化產業運營管理的專業人才,為新業態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會議期間,與會代表參觀了神江萬國數據信息有限公司企業文化展、美術館和中國歷史檔案展館。北京龍昌華夏文化產業有限公司與浙江博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簽訂了聯合創辦姓氏家文化博覽園的合作協議。
參加懇談會的專家、學者和各姓氏文化研究會負責人馮定恒、奚續強、畢義星、古小彬、羅世鴻、樊華、方俊、陳金玲、崔文斗、王勇、饒玉華、郭玉庚等。全國姓氏文化著名學者、吉林省委黨校教授宛福成作了書面發言。
為推動地名姓氏這一優秀傳統文化向健康、創新的新業態發展,使其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與會人員聯名向全社會發出倡議,動員社會各方力量,攜手共進,為中國地名姓氏文化新業態的繁榮發展而努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