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中央宣布了一個重要的決定,要將鐵道兵這個兵種直接裁撤掉。
直接裁撤掉一個大兵種,足以證明中央這次裁軍的決心有多么大。而鐵道兵們得知這個消息后,感覺猶如晴天霹靂,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但不管他們怎么想,鐵道兵的裁撤都成了現實。
那么最后一任鐵道兵司令員和政委分別是誰?鐵道兵被裁撤之后,除了大量鐵道兵復員之外,鐵道兵的司令員和政委都去哪里了呢?
鐵道兵的歷史
鐵道兵最開始并不是正規部隊,那只是我軍進入東北之后,組建的一支護路隊伍。剛開始的時候,是為了保護東北境內的鐵路運輸安全成立的。
之所以要成立這支部隊,還是和當時我軍的具體情況有關。我軍剛進入東北的時候,實力遠遠比不上國軍。
因此在最開始的時候,我軍在東北那是節節敗退。但實力不濟我軍可以發展,可要是鐵路運輸出現了問題,那我軍就沒辦法好好發展了。
鐵路運輸就是我軍的命脈,我軍的補給、輜重等后勤物資,都要靠鐵路獲取。但敵人有飛機,經常會破壞鐵路。
這時候,就必須要有一支隊伍負責保護和維修鐵路了。就這樣,護路軍成立了。一開始的時候,這支隊伍的任務很簡單,就是及時維護和維修鐵路。
因為剛開始的時候,我軍在東北沒占多少地方,所以護路軍一開始也沒幾個人。隨著東北解放戰爭的發展,局勢開始慢慢改變。
我軍在東北的勢力不斷增長,越來越多的鐵路也需要維護,因此護路軍這個隊伍也就越來越龐大。不僅如此,除了最開始的護路軍之外,這支隊伍里還加入了不少技術干部和工人,升級成了鐵道縱隊。
1949年1月,軍委下令成立鐵道部,統管解放區鐵路的問題。
同年五月,四野在鐵路縱隊的基礎上成立了鐵道兵團,歸鐵道部領導。
解放戰爭中,鐵道兵秉承著“野戰軍打到哪兒,我們就把鐵路修到哪兒”的信念,搶修了15條鐵路干線,鋪路1600多公里。
正是因為有他們在背后的默默付出,才保證了大軍的作戰行動。
抗美援朝的時候,這個兵種進入了自己的輝煌時刻。
因為美軍占據了制空權的原因,我軍想要運輸物資變得非常艱難。尤其是絞殺戰開始之后,美軍對我軍運輸線的轟炸達到了恐怖的地步。
為了保障后勤完備,鐵道兵開始了他們的作戰,執行道路搶修任務。
美軍炸毀一節道路,鐵道兵們就能用最短的時間修復,絲毫不耽誤后勤運輸。
美軍飛機上攜帶的炸藥是有限的,飛機能飛行的時間也是有限的。鐵道兵們靠著頑強不屈的毅力,硬生生頂住了敵人的轟炸,保障了運輸的通暢。
到了后期,他們更是能做到隨炸隨修,隨修隨通。
最后一任司令員
要說裁撤鐵道兵最傷心的是誰?除了正在服役的戰士們,那就是鐵道兵司令員陳再道了。
作為一名老革命,陳再道這一生的經歷堪稱坎坷。
陳再道的革命資歷很深,他從1926年就開始參加革命了。
后來的秋收起義和黃麻起義,都有他的身影,他還是木蘭山72名游擊英雄之一。
抗日戰爭爆發之后,他在386旅擔任副旅長,和陳賡是搭檔。在軍中,他和陳賡、陳錫聯被稱為“三陳”,是我軍赫赫有名的悍將。
后來他奉命帶兵進入冀南,在冀南建立了大大小小的抗日政權。
可以說,后來冀南根據地能成功開辟,平原游擊戰能成功展開,陳再道功不可沒。
解放戰爭開始之后,他擔任中野二縱的司令員。二縱原本是中野的主力部隊,一直是中野的王牌之一,和陳賡的四縱、陳錫聯的三縱不相上下。
然而在羊山集一戰中,這一切都變了。
為了拿下羊山集,二縱損失慘重,陳再道也因此失去了競選兵團司令的資格。1949年的時候,他更是被調到了河南軍區擔任司令員。
1972年的時候,他被調任福州軍區副司令員。當時的福州軍區司令是韓先楚,除了韓先楚之外,還有四位副司令也都是上將。
只不過后來福州軍區司令成了皮定均,大家說讓陳再道當皮定均的下屬不好,所以陳再道被調到軍委擔任顧問。
1977年的時候,他擔任了鐵道兵司令員。其實撤銷鐵道兵一事,中央早就提出來過了,只不過當時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最終這件事不了了之。
但后來鐵路逐漸轉向民用,鐵道兵的存在就有些雞肋了。所以中央下定決心,這次一定要撤銷鐵道兵。
陳再道也不愿意鐵道兵被撤銷,他不想讓這個曾經輝煌的兵種,最終在自己手上落寞。為此,他還專門去找了中央,希望能保留鐵道兵。
但中央心意已決,不會改變決定了。
為了讓他配合,中央還專門派了羅瑞卿去勸他。羅瑞卿曾經是公安軍司令員,一手締造了公安軍,但公安軍后來也被撤銷了。
羅瑞卿很清楚這種心理,但最終他還是想開了,所以讓他去勸陳再道再合適不過了。
在羅瑞卿的勸告下,陳再道終于選擇了接受中央的安排。
最后一任政委
鐵道兵除了陳再道這個司令員之外,還有呂正操這個政委。呂正操對鐵道兵的感情更深,在鐵道兵團成立的時候,他就已經是兵團的副司令了。
可以說,鐵道兵這么多年來的發展,呂正操一直看在眼里,并且付出了很大的心血。
抗美援朝的時候,正是他親自打造了一支強大的鐵道部隊,才保障了前線的運輸。而且從1958年開始,他就一直擔任鐵道兵第一政委。
可以說,鐵道兵就像他的孩子一樣,是由他親眼看著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如今要撤銷鐵道兵,他才是最舍不得的那個人。
但他也知道,隨著國家的發展,鐵道兵的作用越來越小了。在第一個兵種退出歷史舞臺的時候,他就預料到鐵道兵也會有這么一天的。
但他總是想著,這一天晚來一點,再晚來一點。他想讓鐵道兵多存在一段時間,不想讓這個曾經輝煌無比的兵種消失。
但不管他怎么想,這一天還是來了。他和陳再道一起向中央申請保留鐵道兵,但最終被中央否決了。知道此事無可挽回,他只能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細心安排留下來的人。
不過他卻離開了鐵道部,來到政協擔任了副主席,繼續為國家做貢獻。
鐵道兵撤銷之后,陳再道沒有選擇繼續留在一線,而是選擇了退居二線。其實在1980那年的時候,他就想退休了,只是中央不允許。
現在鐵道兵撤銷之后,他拒絕了中央給他安排的新職位。多年征戰,他身上留了很多暗傷,這些傷病近年來一直困擾著他。
之前是因為他已經在鐵道兵任職了,所以不想隨便撒手。現在鐵道兵已經被撤銷了,他也可以好好休息了。
其實在我軍發展的歷史上,鐵道兵、公安軍、防空軍等兵種相繼撤銷。但這種撤銷不是壞事,這代表著我軍在向正規化和現代化邁進,是我軍前進的必要取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