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乾隆朝炙手可熱的朝廷重臣,其晉升速度之快、地位之高,即便是和珅都要汗顏;他屢立戰(zhàn)功,位列紫光閣百名功臣之首,先后兩次晉封一等公;他不僅入閣拜相,還成乾隆朝任職時間最長的首席軍機大臣;他本可以靠家世、靠親姐安享榮華富貴,卻偏偏靠才華與戰(zhàn)功名垂青史,他的四個兒子更是個個不簡單,他就是大清最后一位保和殿大學(xué)士——富察.傅恒。
這篇文章,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富察.傅恒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存在呢?
康熙六十一年,也就是康熙皇帝病逝這年初,傅恒出生了。
傅恒出生的時候,家族雖沒有勛貴家族:弘毅公家族(康熙孝昭仁皇后母族)、穆瑚祿都督大系的都英額穆坤·赫舍里氏家族(康熙發(fā)妻孝誠仁皇后母族)、巴虎特克慎系佟佳氏一族(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母族)顯赫,但是也是滿清數(shù)得著的世家大族——檀都系沙濟富察氏一族。
像太祖皇帝的第二位大妃富察.袞代,便與傅恒出生同族。
在太祖皇帝起兵后,傅恒的先祖旺吉努便帶領(lǐng)族人歸順了建州女真。
傅恒的曾祖父哈什屯,是歷經(jīng)太宗、世祖兩朝皇帝的議政大臣,哈什屯的一個女兒嫁給了宗室班布爾善而嫡妻。
傅恒的祖父米思翰,不僅是康熙朝重臣,位至戶部尚書、議政大臣,而且還因為支持康熙裁撤三藩而成為康熙的心腹大臣,只可惜康熙十四年便去世了;若是米思翰能多活幾年的話,入閣拜相并不在話下。畢竟米思翰是為數(shù)不多支持康熙裁撤三藩(而非兩藩)的臣子,另外兩位堅決支持康熙裁撤三藩的臣子葉赫那拉.納蘭明珠、伊爾根覺羅.莫洛都在三藩之亂期間入閣拜相。
傅恒的祖父雖去世得早,但這并未影響到傅恒三位伯父以及父親的仕途。
傅恒的大伯父馬斯喀,位至內(nèi)務(wù)府總管、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康熙四十三年去世;
傅恒的二伯父馬齊,康熙四十一年便已經(jīng)被授予武英殿大學(xué)士,雖因支持皇八子胤禩奪嫡而短暫受到康熙冷落,但很快便復(fù)起,成為歷經(jīng)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宰相,馬齊的一個女兒,被康熙指婚給了皇十二子胤祹為嫡福晉。
傅恒的三伯父馬武,位至內(nèi)務(wù)府總管、鑲黃旗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雍正四年去世。
至于傅恒的父親李榮保,則是位至察哈爾總管。
李榮保雖然在康熙五十一年革退原職后再沒有復(fù)起,但是卻成為兄弟四人中最有后福的一位,因為他的一個女兒,被雍正帝選中指婚給了秘儲皇子弘歷為嫡福晉,而這便意味著李榮保便是未來的國丈,因為在李榮保的女兒嫁給弘歷的時候,弘歷已經(jīng)被秘定為皇儲四年的時間了。
而李榮保的這個女兒,便是乾隆皇帝的結(jié)發(fā)妻子、一生的白月光孝賢皇后。
孝賢皇后正式冊封弘歷嫡福晉的時候,傅恒作為李榮保最年幼的兒子,尚且只有6歲;不過傅恒也是孝賢皇后唯一同母所生的弟弟,如此便注定了傅恒雖然是孝賢皇后最年幼的兄弟,但只要弘歷繼位,傅恒的仕途必然會比其他異母兄長們要得姐夫重用
雍正十三年,雍正皇帝病逝,弘歷繼位,史稱乾隆皇帝。
傅恒的姐姐,作為乾隆發(fā)妻,被封為母儀天下的皇后。
而這一年,傅恒也不過只有14歲(虛歲)而已,自然還不能入仕為官。
但顯赫的家世、一位得寵的皇后姐姐,便注定了傅恒早早便會入仕,而且仕途會十分順遂,果然:
乾隆五年,19歲的傅恒任藍翎侍衛(wèi)(一般都是武進士充任,正六品);
沒多久,傅恒便直接越過三等、二等侍衛(wèi),而被擢升為頭等侍衛(wèi)(三品);
大概便是在傅恒入仕前后,傅恒迎娶了一位出身十分女子為嫡妻——葉赫那拉氏。葉赫那拉氏是康熙朝“明相”納蘭明珠的曾孫女、侍郎揆敘的女兒;而揆敘還有一個女兒入宮成為康熙的寵妃——舒妃。也就是說,傅恒跟姐夫乾隆還是連襟。
乾隆七年,傅恒尚且只有21歲時,便被追省委總管內(nèi)務(wù)府大臣,并管理圓明園事務(wù)。
乾隆十年,傅恒尚且只有24歲時,便已經(jīng)入值軍機處;
次年,也就是在傅恒的姐姐孝賢皇后生下嫡次子永琮這一年,傅恒被擢升為了戶部尚書,并且兼任鑾儀衛(wèi)、議政大臣、會典館副總裁、正總裁等職。
傅恒僅用7年的時間,便從一個普通的正六品侍衛(wèi),一躍而成為朝廷重臣。
其擢升速度、家世地位,即便是乾隆朝中后期的寵臣和珅,都要汗顏。
傅恒即便是僅靠顯赫的家族,母儀天下的皇后姐姐,便可安享榮華富貴,而傅恒偏偏要靠自己的才華與赫赫戰(zhàn)功。也正是因為傅恒如此,不僅傅恒名垂青史、配享太廟,他的四個兒子也個個都不簡單,甚至傅恒的一個兒子在去世后被追封為了郡王。
乾隆十三年九月,在姐姐孝賢皇后病逝幾個月后,傅恒毛遂自薦前去平定金川。自乾隆十一年開始,川陜總督張廣泗、大學(xué)士訥親都因為平戰(zhàn)不力而被乾隆直接處死,可想而知此戰(zhàn)有多艱難。
而傅恒,一個從未領(lǐng)兵作戰(zhàn)的富家子弟,尚且只有27歲而已,卻主動提出前去平定金川。乾隆對其十分贊賞,不僅直接授予其保和殿大學(xué)士之位,而且親自在重華宮賜宴,讓諸皇子、大學(xué)士來保等人親自送傅恒出征。
傅恒果然沒有辜負乾隆對他的期望,乾隆十四年二月,傅恒僅用三個月的時間便大捷,班師回朝。乾隆大喜,直接將傅恒封為一等忠勇公,這是傅恒第一次晉封一等公
乾隆十九年,準噶爾內(nèi)亂,乾隆打算對準噶爾用兵,但是滿朝文武都不支持出兵;唯獨傅恒力排眾議,奏請辦理此役。得到乾隆同意后,傅恒便全身心投入到辦理軍務(wù)中來,協(xié)助乾隆運籌帷幄、制動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乾隆對此大為贊賞。乾隆二十年,清軍攻克伊犁,傅恒憑戰(zhàn)功再次被授予一等忠勇公爵位。
沒多久,乾隆將一百位功臣的畫像懸掛紫光閣,傅恒位列首位。
這一年,傅恒的皇后姐姐已經(jīng)去世6年之久。
傅恒能得如此,雖有姐夫?qū)憬愕木拺阎樵冢酗@赫世家的影響在,但其實更多靠的是傅恒自己的能力、傅恒的赫赫戰(zhàn)功。
皇后姐姐將富察家族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而傅恒不僅保住了家族的榮耀,而且還讓富察家族成為乾隆朝第一外戚家族,顯赫無比。
乾隆不僅是大清最后一位保和殿大學(xué)士,而且還是乾隆朝任首席軍機大臣之位時間最久的一位,可想而知,他在乾隆朝的地位。
乾隆三十年,緬軍多次襲擾西南邊陲云南。
先后三任云貴總督因此而自盡、戰(zhàn)死沙場,最后一位還是傅恒的親侄兒富察.明瑞,不管是為了朝廷,還是為了富察家族,為了侄兒,傅恒這位首席軍機大臣都需要親自掛帥出征。
乾隆三十四年,傅恒離開京城,開始南下,歷時一個月的時間進入云南。
此戰(zhàn)傅恒打得十分艱難,尤其是瘴氣的影響,清軍中那些常年生活在北方的滿族士兵身體都很不適應(yīng),紛紛病倒,甚至直接去世了。一時間傷亡過半,副將鈕祜祿.阿里袞、副都統(tǒng)永瑞等這些指揮作戰(zhàn)的重要將領(lǐng),也都紛紛病倒或者病逝。
傅恒作為主帥,也不能避免,腹瀉一天比一天嚴重。
但為了不被緬軍發(fā)現(xiàn),傅恒下令不得將自己與將士們生病的消息泄露出去。
乾隆得知消息后,便下令傅恒班師回朝。
恰好緬甸國王在清軍的威壓下,主動乞和,傅恒便奏請乾隆皇帝能與緬軍議和。
傅恒強撐著身體,接收到了緬甸國王的乞降之物,隨后便班師回朝。
然而病情惡化的傅恒,在路上便去世了,終年49歲。
傅恒的靈柩回到京城,乾隆親自前往富察府祭奠,按照宗室鎮(zhèn)國公的規(guī)格來為傅恒舉辦葬禮,贈予其謚號“文忠”。
傅恒雖然去世了,但是他的四個兒子也都入仕,而且個個不簡單:
其長子福靈安,娶郡主為妻,授多羅額駙;在準噶爾之戰(zhàn)中立下戰(zhàn)功,被授予云騎尉的世職;乾隆三十二年被授予滿洲正白旗副都統(tǒng);只可惜在云南永北鎮(zhèn)總兵一職上去世了。
其次子福隆安,娶乾隆第四女和碩和嘉公主為妻,為和碩額駙;福隆安不僅得以承襲一等公爵位,而且十分得寵,先后任兵部尚書、工部尚書、總管內(nèi)務(wù)府大臣、理藩院尚書等職,畫像懸掛紫光閣。
其第三子福康安,從小便在宮中與皇子一起讀書,雖沒有娶乾隆的女兒為妻,但是卻是傅恒四子中最得乾隆器重與寵愛的一個,福康安先后參與了第二次金川之戰(zhàn)、甘肅撒拉族起義、林爽文起義、廓爾喀之戰(zhàn)等,立下赫赫戰(zhàn)功。在乾隆五十七年時,不僅被授予武英殿大學(xué)士,而且被晉封為了一等嘉勇忠銳公,這是富察府的第二個一等公爵位。
乾隆六十一年,在平定湘黔苗民起義次年,乾隆授予福康安貝子的爵位。
福康安去世后,乾隆追封其為嘉勇郡王,謚號為“文襄”。
福康安是大清唯一一位非宗室,卻得封王的臣子。
傅恒自己或許都沒想到,去世多年后會因為兒子的緣故而被追封為郡王。
父子二人,皆配享太廟。
其第四子福長安,雖是傅恒的妾室李氏所生庶子,但仍舊在乾隆朝位至戶部尚書、軍機大臣,晉封一等侯。不過在嘉慶四年時因與和珅同黨,而被削爵下獄;但是福長安作為傅恒的兒子,再次復(fù)起,乾隆二十一年時被授予正黃旗滿洲副都統(tǒng)。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