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沈陽5月18日電 (記者 韓宏)“圣海沿廻——沈陽故宮藏書文化專題展”18日在沈陽故宮開展。
本次展覽從“內府藏書”“四庫遺珍”“國史秘籍”“文溯書閣”四個部分,介紹清代沈陽故宮藏書,這些典籍見證著清王朝從“馬背政權”向“文治國家”的轉型,折射出中華文化多元、融合、共生的歷史軌跡。
5月18日,“圣海沿廻——沈陽故宮藏書文化專題展”開展。禹瑞齋 攝
展覽中,清于敏中行書七言聯展出,吸引了人們駐足觀看。據介紹,于敏中是乾隆二年(1737年)狀元,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首席軍機大臣,《四庫全書》總裁官。
據策展人莊策介紹,乾隆四十八年(1783)文溯閣落成,同年入藏《四庫全書》《古今圖書集成》。《四庫全書》幾乎囊括了清乾隆以前中國歷史上主要典籍,編纂工程浩大。書成后,僅抄錄一項,征調全國各地保舉經考試而錄用的3800余名落第舉子。在龐大的編纂人員隊伍中,不乏精通文字、音韻、訓詁、校勘、輯佚的文人學者,他們代表了乾隆朝最高的文化水準。
5月18日,清劉墉行書詩冊在沈陽故宮展出。禹瑞齋 攝
清劉墉行書詩冊,清劉統勛、梁詩正草書冊等也在現場亮相。莊策說,在《四庫全書》編纂過程中,有一對父子總裁官——劉統勛、劉墉。劉統勛是雍正二年(1724)進士,歷工部、刑部、禮部尚書等,乾隆三十八年(1773)為首席軍機大臣,同年出任《四庫全書》總裁官;劉墉是乾隆十六年(1751)進士,歷湖南巡撫、工部尚書、禮部尚書等,乾隆四十一年(1776),劉墉任《四庫全書》館副總裁,參與具體的編纂和校對工作。(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