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美術學院20周年校慶系列活動之學生原創作品公益拍賣會落幕。129件涵蓋繪畫、雕塑、公共藝術和數字媒體藝術的拍品全部成交,總成交額近9萬元。
其中,繪畫專業李葳同學創作的《夢境》經過12輪競價,以60 00 元成為全場最高價拍品;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章鴻暄同學曾入選第十七屆上海青年美展的作品《疲勞的行者》,引發藏家關注。
《夢境》李葳 繪畫專業
《疲勞的行者》章鴻暄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
本次拍賣活動秉持公益初心,將愛心傳遞與藝術魅力相融合,以1元起拍的形式,開啟藝術與公益同行的溫暖旅程。拍賣所得款項的大部分資金將專項用于資助困難學生,是美術學院將藝術教育與社會責任相融合的一次有益實踐。參與拍賣的學生表示:“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還能幫助同學,讓我重新思考藝術的社會價值,比單純參展更有成就感。”
“這場拍賣是美術學院‘項目制教學’的延伸,特別邀請了上海嘉禾拍賣的金牌拍賣師與美院師生共同組建了拍賣工作團隊,完全以專業拍賣流程籌備了兩個月,從小小拍賣師到書記員等各個崗位都擔當角色,讓學生體驗從創作到市場全流程實踐。”美術學院石墨院長說,“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它讓藝術的價值轉化為幫扶同窗的力量。但更強調'藝術反哺教育'的閉環設計,將會成為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未來持續標識性的學生活動。”
拍賣現場
值得一提的是,本場作品的成交結果超出各方預期。作品得到了市場的驗證,展現出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美術學院學生作品的藝術潛力。特邀上海嘉禾拍賣師指出:“部分繪畫類作品溢價率達300%,說明市場對青年藝術家創新語言的認可。” 此舉也為建立常態化“學生藝術發展基金”奠定基礎,未來將形成“創作-拍賣-助學”的品牌循環。
參與競拍的企業代表表示:“收藏這些作品,既是投資未來藝術家,也是參與教育公益。”每位藏家都會獲得上海視覺藝術學院頒發的收藏證書,共同傳遞對藝術夢想的守護,讓這份愛心在創建和諧社會的愿景中不斷傳遞延續。
拍賣現場
原標題:《從課堂到拍賣場: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為學生搭建公益拍賣平臺》
題圖來源:主辦方提供 圖片來源:主辦方提供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李君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