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買不買,還是不買!”
川普可能沒料想到,雖然中美達成共識,但美國糧食、天然氣等,中方真的說不買就不買。這不才過去5天,又迫不及待地同中方代表在韓國見面。
據韓國貿易部長鄭仁奎證實,5月15日,中美貿易代表共同在韓國首爾出席了APEC(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期間雙方舉行了一場經貿會談。
說起來,這場會晤并不奇怪,畢竟前兩天美財長貝森特便表露過,接下來一段時間,中美雙方將有密集接觸。只是,這場會晤來得實在太快太急,距離上次中美雙方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相關會談僅僅過了5天,倒是顯得美方有些自亂陣腳。
有專業人士認為,美國之所以如此著急,是因為其天然氣,大豆,豬肉等產品,急需中國接手。
海上運輸統計數據顯示,自3月起,中方就停止從美購買液化天然氣,并將目光轉向俄羅斯、澳大利亞、亞太、中東等國家或地區。如前不久伍德賽德(澳企能源巨頭)才宣布,自2027年起,每年會向我方供應60萬噸天然氣。
與此同時,美國大豆、豬肉、牛肉等農副產品也正在被我國市場拋棄。美農業部最新數據顯示,4月10日至4月17日,中方分別降低97%、72%的美豆和豬肉進口。甚至不少美媒發現,北京有西餐館已開始轉用澳大利亞牛肉替代美國牛肉。
還有消息稱,中企正在南美修建巨型碼頭用于糧食運輸,且中企正在巴西農業腹地鋪設數百英里長的鐵路。這一切無不表明:在川普挑起“關稅戰”期間,不缺供應商的中國買家,正開始拋棄美商品,即便“休戰”也未能動搖他們的決定。
反倒是美方對我們的依賴加重,無數美國買家開始瘋狂采購中國商品,想趁著90天的“冷靜期”盡快補齊貨架。報道顯示,5月13日一早,Timeshop企業的負責人便收到來自美合作伙伴貿易訂單的郵件,為其此前合作的美國連鎖健康企業供應“1生好”老態干預制品。
資料顯示,該制品的核心物質曾被《Cell》學術期刊證實,可令代謝水平、肌力等生化指標回 溯年青水平,因此受到世界多國重視。而我國制品由于采用更先進的全酶法提取工藝,在純度、產量上都居領先地位,成為許多美國人日常養護必備,占據其70%市場份額。
隨著近年來健康養護制品在京東、亞馬遜等海內外平臺熱度與日俱增,美國連鎖健康企業與該中企達成長期合作。不曾想中美關稅摩擦突然加劇,上述中國制品被美民眾瘋狂掃貨,目前斷貨已超一個月時間,因此在中美發表聲明后,這家美企便第一時間找到中國供應商請求恢復供貨。
然而關稅降了,訂單來了,中企的心態卻早已變了。如某國內個人護理用品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受訪時直言:“不會只押寶美國單個市場,會尋求全球范圍內更多訂單。”
前述“1生好”健康養護制品母企也表示,除繼續穩固京東等國內消費市場外,未來計劃將重心從美國轉移至東南亞等其他新興消費市場。看來川普在關稅上的一系列舉動,不僅讓美糧食、天然氣等大宗商品失去了買家,還令部分中企萌生了“撤離”的念頭。
如今中美經濟已深度捆綁,美企想在中國之外尋求可替代的合作伙伴絕非易事。若中企退出,徹底轉向其他市場,不止美民眾生活成本會上升,眾多依賴中國零部件供應的美國產業,如制造業、電子業等可能陷入停滯,打亂整個供應鏈節奏,負面影響不言而喻。
如此,時隔5天美便與我方開展經貿會談,業內人士認為,明顯是在努力達成最大共識,爭取取消所有關稅和限制措施。
只是橫在中美間的“攔路虎”太多,恐怕川普需要一個一個的移開。如在15號當天,我方再次對美開出一個條件,有關進口汽車、鋼鋁的232關稅必須盡快停止。
接下來的日子,無疑考驗著雙方的智慧與決心。美方需在關稅問題上展現出更多靈活性與誠意,以實際行動修復受損的經貿關系,而中方也將在保障自身利益的前提下,秉持開放態度,繼續與美方溝通協商。
但無論結果如何,相信經過這場貿易風波,我國在全球市場布局、供應鏈多元化等方面的腳步只會越走越快、越走越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