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4月,普京的大女兒瑪麗亞·沃龍佐娃出生在圣彼得堡。
次年8月,妹妹卡特琳娜·吉洪諾娃降生于東德德累斯頓的一間公寓.
當時,普京正以克格勃特工身份潛伏于此,連妻子柳德米拉都以為他只是個“普通警察”。
1990年,普京在外執行任務時,家中突發大火。他沖進火場救出熟睡的女兒后,書房已被烈焰吞噬,機密文件灰飛煙滅。
自此,普京徹底將女兒們“隱形”:她們不再去學校,改用祖母姓氏,甚至拜少林武僧釋延康為師習武。
2001年,當少林武僧團訪俄時,兩姐妹在莫斯科秘密學習棍術與擒拿術,普京的保鏢始終在十步外警戒。
2004年,19歲的瑪麗亞化名考入圣彼得堡國立大學生物系,卡特琳娜則選擇東方學。招生辦老師直到核對檔案時,才發現這對“普通學生”是總統千金,嚇得將檔案鎖進保密柜。
即便如此,普京仍將她們轉移到克里姆林宮外的官邸,由特工24小時保護。這種近乎偏執的保護,讓她們的同學回憶道:“她們總帶著神秘感,像活在另一個世界。”
2025年,40歲的瑪麗亞已是俄羅斯醫療界的明星。
她在莫斯科國立大學完成醫學博士后,主導的癌癥基因研究項目獲得克里姆林宮數十億盧布資助,更創辦了核醫學巨頭“諾美克公司”,市值超45億美元。
但她的私人生活卻充滿爭議——2008年,她與荷蘭設計師喬里特·法森秘密結婚,后者從海牙大學畢業后,搖身變為俄氣銀行高管。兩人在阿姆斯特丹購置330萬美元公寓,生下兒子后卻漸行漸遠。
2024年,俄媒曝出二人離婚,但克里姆林宮始終沉默。一位荷蘭鄰居透露:“他們最后一次同框是2019年,瑪麗亞獨自帶孩子散步,神情疲憊。”
39歲的卡特琳娜則活得更“戲劇化”。
她在圣彼得堡國立大學研究中國歷史,卻癡迷雜技搖滾舞——這項全球僅200人參與的運動中,她與搭檔伊萬·克里莫夫曾獲世界第五名。
2013年,她與俄羅斯最年輕寡頭基里爾·沙瑪洛夫舉行“雪國婚禮”:三匹白馬拉雪橇、賓客簽保密協議、普京未露面卻派特工封鎖現場。
這段婚姻僅維持5年,因沙瑪洛夫頻繁與名媛約會告終。離婚后,男方失去西布爾石化公司20億美元股份,而卡特琳娜轉身成為莫斯科國立大學AI研究所主任,主導17億美元的科研項目。
2022年4月,俄烏沖突爆發后,美歐將姐妹倆列入制裁名單:凍結資產、限制旅行、切斷國際學術合作。
美國財政部指控瑪麗亞“利用基因項目為普京洗錢”,卡特琳娜則被指“通過AI研究強化俄軍工”。
諷刺的是,瑪麗亞的實驗室因制裁無法進口試劑,不得不改用國產替代品;卡特琳娜的AI團隊則被IEEE期刊集體退稿,只因“作者身份敏感”。
2024年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瑪麗亞身著白大褂,以“俄羅斯科學促進協會主席”身份談論生物經濟;卡特琳娜則通過視頻會議,冷靜闡述如何確保軍工“技術主權”。
普京曾如此評價女兒:“她們不是明星,只是在過自己的生活。”
當瑪麗亞在實驗室凝視顯微鏡時,當卡特琳娜在舞蹈室騰空躍起時,或許她們最懷念的,仍是東德童年那棵讓父親攀爬救命的樹.
那曾是她們唯一無需隱藏的“保護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