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天氣預報說新一輪冷空氣要來了。
清明前后正是春播大忙時候,最怕這種倒春寒。東北大地剛化凍,玉米大豆種子剛下地,低溫一凍芽子容易爛。
南方早稻育秧正關鍵,田里水層淺的話,秧苗扛不住夜里的寒氣。
老一輩種地人都知道,"清明要明,谷雨要淋",可天不遂人愿時得想轍。我記得村里張大爺往年總在寒潮前給苗床蓋草簾子,說是能擋擋涼氣。
現在農技站也教新法,比如東北地塊播完種可以蓋地膜,既保溫又保墑。南方育秧田晚上灌深水,白天再排淺,水比土保溫,這土洋結合挺管用。
但也有鄉親犯難,家里青壯年都出去打工,老弱病殘留守,蓋膜灌水忙不過來。
前幾年鄰村就有戶人家沒及時護苗,春播種子爛了三成,耽誤了一茬收成。眼下各村該組織互助隊了,村里年輕點的幫把手,別讓一戶落了后。再說肥料這事,低溫天莊稼根系長得慢,得補點腐殖酸類肥料壯根。
有些老鄉覺得自家漚的農家肥夠用,可冷天里發酵慢,還是得摻點速效肥救急。
我個人認為,傳統經驗是寶貝,但跟著農技員學新法子更保險,倆結合起來才穩當。華北地區這陣子還得防大風,剛出苗的棉花苗經不起吹,地膜邊要用土壓牢。
西北墑情差的地方,趁這波降溫前澆次蒙頭水,別等天旱了苗子出不全。
有人可能會問,天氣預報準不準?
啥時候動手最合適?其實看天看地也看苗,葉子打蔫了、土溫往下掉,就得趕緊動起來。
去年咱們縣農技站搞過試點,提前三天做防護的地塊,苗成活率高兩成。
這就跟過日子似的,莊稼人眼里容不得懶,提前打算才能有好收成。
現在最緊要的,東北趕緊查地膜有沒有破口,破了的抓緊補。南方育秧田今晚就灌上水,別等冷空氣到了手忙腳亂。
家里有大棚的,棚膜四周再加固道繩子,防風又抗凍。
農資店這兩天該忙起來了,多備點防寒布、生根劑,別讓鄉親們跑空。村廣播也得響起來,挨家挨戶通知到位,特別是獨居的老人家。種地就是跟老天爺打交道,你糊弄它一時,它就耽誤你一季。
只要咱把土辦法的經驗記牢,再把科學法子用上,啥天氣都能扛過去。
最后說句掏心窩的話,地是莊稼人的命根子,護好苗就是護好日子。趕緊動起來吧,等天暖了看著滿田壯苗,心里才踏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