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場哨響時孫銘徽彎腰踢飛籃球,皮球砸向籃板反彈看臺。
鏡頭清晰捕捉這一動作,現場觀眾瞬間嘩然,轉播畫面定格爭議瞬間。
沒人想到關鍵戰表現低迷的他,會用這種方式結束總決賽第五場對決。
回顧整場比賽,孫銘徽15次出手僅命中3球,命中率低至20%。
三分線外7次嘗試只進2球,罰球線上8中5,關鍵第四節8投1中。
這樣的低效表現與他賽前戰靴標注“賽季總冠軍”形成刺眼對比。媒體早對他提前印冠軍字樣的行為有爭議,認為此舉顯得不夠穩重。
當終場比分定格,廣廈隊遺憾失利,孫銘徽的情緒終于沒能控制住。他彎腰撿起比賽用球,抬腳用力踢向觀眾席方向,動作充滿發泄意味。這一幕迅速引發網絡熱議,相關話題閱讀量短時間內突破五千萬次。
籃球評論員蘇群指出,職業球員需管理情緒,不能讓沖動凌駕比賽。
他認為這種行為損害聯賽形象,更可能影響隊友間的信任基礎。根據CBA紀律準則,賽后不當行為最高可罰5萬并停賽1到3場。
盡管總決賽期間處罰可能謹慎,但事件對孫銘徽形象已造成傷害。
賽場之外,球隊更衣室氣氛凝重,有消息稱老將們對其行為保持沉默。這種沉默背后的態度引人猜測,核心球員與團隊的默契是否出現裂痕。球迷層面的反應同樣激烈,部分人調侃他該去爭“普斯卡什獎”。
也有理性聲音認為,球員輸球后失落可以理解,但方式顯然不當。
更讓人擔憂的是,賽后廣廈球迷與北京隊工作人員發生肢體沖突。
安保人員及時介入才避免事態擴大,卻給賽事氛圍蒙上陰影。一系列連鎖反應讓事件超出個人范疇,涉及球隊管理和聯賽形象。
此時裁判報告雖未提及追加處罰,但紀律委員會是否介入成焦點。
職業體育中,情緒管理是球員的必修課,尤其核心球員更需以身作則。孫銘徽此前憑借突破能力和關鍵球表現贏得認可,這次卻栽在心態上。我個人認為,這次沖動或許是壓力積累的爆發,但絕不是借口。
聯賽需要球星,但更需要遵守規則、尊重比賽的職業球員。
這次事件給所有運動員提了醒,勝負之外,自我約束同樣重要。當聚光燈熄滅,球員留給外界的不應只是球技,還有職業素養。至于最終會面臨怎樣的處罰,聯賽能否借此完善情緒管理引導。
這些都值得關注,也需要時間給出答案。希望孫銘徽能吸取教訓,在未來用更成熟的表現證明自己。
畢竟職業賽場,實力重要,掌控情緒的能力同樣不可或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